经济萧条时期应该如何使用货币政策?

2024-05-18 18:10

1. 经济萧条时期应该如何使用货币政策?

经济萧条时期,应该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增加货币供给,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可以将货币放出去,降低贴现率也可以增加货币供给。经济萧条时商品卖不出去政府只好往市场投钱让商品流动起来,经济才能活,不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商品越来越便宜,人们大量失业。【拓展资料】宽松货币政策能否有效提升总需求,以及如何看待宽松货币政策带来过度货币增长和通胀、资产价格泡沫、收入分配恶化、僵尸企业和延迟经济结构调整、对其他经济体负面外溢效应等观点。总体而言,宽松货币政策对推动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宽松货币政策质疑的观点不乏洞见,但是或缺乏证据支持,或缺少通盘考虑。宽松货币政策会伴生负面后果,但任由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危害更严重,宽松货币政策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结果。为什么面对经济危机,各国央行都会首选宽松货币政策?其实,这是经济学家从历史上多次应对严重经济危机的实战中总结出的经验。今天,中欧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斌与我们细数历史上数次惊心动魄的经济危机及其教训;他还告诉我们,技术、政策和预期是影响经济拐点的三个深层原因。经济萧条是指当经济衰退连续超过3年,或者实际GDP(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负增长超过10%时称为经济萧条。经济衰退的判断标准是实际GNP(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经济萧条,除了产出剧烈降低之外,通常伴随着长时期的企业普遍破产、高失业率、企业信心降低和低投资。经济衰退是工商业低落的一个温和的形式,它同经济萧条有许多共同点,但在程度上较弱,持续时间也较短。狭义的“经济萧条”特指美国1930年代的大萧条。其的含义也为经济衰退连续超过3年。经济大萧条所伴随的现象:1.股票市场暴跌;2.经济损失;3.失业+工资很低;4.商品积压和生活日益贫困。

经济萧条时期应该如何使用货币政策?

2. 在经济萧条和经济繁荣时怎样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两大政策基调即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由于当前经济中的主要问题是总需求不足,而财政政策在拉动需求方面明显比货币政策更为直接、有效,所以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财政政策寄予了更高期望,也做了更为细致的部署。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1万亿的赤字规模上调,是有史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而按3.6%以上安排,则显示出政策还有一定弹性。特别国债规模略低于市场预期,应主要是考虑到银行和居民的承受能力,体现出财政纪律的约束。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考虑到当前财政收入压力较大,节流就更为重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特别是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历史上中央本级支出同比负增长只在2016年2月出现过,今年前4月同比仅增长0.1%,转负只是时间问题。强化阶段性减税降费。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同样体现出稳企业保就业的导向。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除了国家层面的资金安排,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平等参与也是重要的资金来源。“要通过政府作为带动和激发社会资本跟进,从而形成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机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22日在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表示。“随着国外疫情持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必须立足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稳定经济增长。”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当前,推动线上新型消费发展,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对提振经济动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选择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应
A、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
C、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
D、降低贴现率
E、提高贴现率
萧条时期,应该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增加货币供给,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可以将货币放出去,降低贴现率也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选B,D。这是央行三大货币政策中的两种

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选择的货币政策

4. 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在不同时期应如何操作?目前我国采取的货币政策有哪些?

  1、货币政策工具有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前者主要是通过措施可以直接调控经济中基础货币的数量,是直接调整工具;后者是通过货币价格即各种利率来调控经济中基础货币的数量,是间接调整工具。数量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和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工具主要包括利率和再贴现率等。
  2、在经济低迷的时候应该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或公开市场回购操作,或降低利率和再贴现率,或三种工具组合使用。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应该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或发行央票,或提高利率和再贴现率,或四种工具组合使用。
  3、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比较复杂,是结构性的,一方面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仅7%多,有下行的风险,所以需要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物价和房价依然高企,经济又有通胀的风险,需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宜实行有的放矢的货币政策,实现精准的货币收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比较适合,而且央行也确实这样做了,最近的货币政策是9月25日进行了2900亿的逆回购操作和11月2日进行了3950亿的天量逆回购操作以及发行央票来释放流动性,并要求银行实行结构性的贷款利率政策:严格限制购房分期付款贷款和对中小企业实行优惠利率的贷款政策。

5. 货币政策的三大政策工具在何经济形势下如何运用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是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的总体操作原则是逆经济周期,熨平经济周期。如果流动性过剩,经济过热,即增长速度太快或者通货膨胀率很高,则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即提高存准金率、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回笼货币。如果流动性不足,经济发展乏力,则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降低存准金率、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投放货币。拓展资料: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四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基准利率。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货币政策工具是由央行掌控的,用以调节基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给量,利率,汇率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主要措施有七个方面:第一,控制货币发行。第二,控制和调节对商业银行的贷款。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第五,调整再贴现率。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货币政策的三大政策工具在何经济形势下如何运用

6. 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选择的货币政策

经济萧条时期,应该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增加货币供给,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可以将货币放出去,降低贴现率也可以增加货币供给。经济萧条时商品卖不出去政府只好往市场投钱让商品流动起来,经济才能活,不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商品越来越便宜,人们大量失业。【拓展资料】宽松货币政策能否有效提升总需求,以及如何看待宽松货币政策带来过度货币增长和通胀、资产价格泡沫、收入分配恶化、僵尸企业和延迟经济结构调整、对其他经济体负面外溢效应等观点。总体而言,宽松货币政策对推动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宽松货币政策质疑的观点不乏洞见,但是或缺乏证据支持,或缺少通盘考虑。宽松货币政策会伴生负面后果,但任由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危害更严重,宽松货币政策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结果。为什么面对经济危机,各国央行都会首选宽松货币政策?其实,这是经济学家从历史上多次应对严重经济危机的实战中总结出的经验。今天,中欧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斌与我们细数历史上数次惊心动魄的经济危机及其教训;他还告诉我们,技术、政策和预期是影响经济拐点的三个深层原因。经济萧条是指当经济衰退连续超过3年,或者实际GDP(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负增长超过10%时称为经济萧条。经济衰退的判断标准是实际GNP(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经济萧条,除了产出剧烈降低之外,通常伴随着长时期的企业普遍破产、高失业率、企业信心降低和低投资。经济衰退是工商业低落的一个温和的形式,它同经济萧条有许多共同点,但在程度上较弱,持续时间也较短。狭义的“经济萧条”特指美国1930年代的大萧条。其的含义也为经济衰退连续超过3年。经济大萧条所伴随的现象:1.股票市场暴跌;2.经济损失;3.失业+工资很低;4.商品积压和生活日益贫困。

7. 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在不同时期应如何操作?目前我国采取的货币政策有哪些?

1、货币政策工具有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前者主要是通过措施可以直接调控经济中基础货币的数量,是直接调整工具;后者是通过货币价格即各种利率来调控经济中基础货币的数量,是间接调整工具。2、在经济低迷的时候应该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或公开市场回购操作,或降低利率和再贴现率,或三种工具组合使用。3、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比较复杂,是结构性的,一方面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仅7%多,有下行的风险,所以需要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物价和房价依然高企,经济又有通胀的风险,需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拓展资料1、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窗口指导、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中期借贷便利等。2013年11月6日央行网站新增“常备借贷便利”栏目,并正式发布常备借贷便利开展情况,标志着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正式使用。2、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窗口指导、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中期借贷便利等。2013年11月6日央行网站新增“常备借贷便利(SLF)”栏目,并正式发布常备借贷便利开展情况,标志着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正式使用。

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在不同时期应如何操作?目前我国采取的货币政策有哪些?

8. 货币政策的三大政策工具在何经济形势下如何运用

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是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的总体操作原则是逆经济周期,熨平经济周期。
如果流动性过剩,经济过热,即增长速度太快或者通货膨胀率很高,则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即提高存准金率、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回笼货币。
如果流动性不足,经济发展乏力,则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降低存准金率、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投放货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