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无影脚是哪位大师?

2024-05-01 23:44

1. 佛山无影脚是哪位大师?

佛山无影脚是黄飞鸿大师的绝技。
佛山无影脚是南方的拳种,全都是以手、腰为主要的,而忽略了脚下的功夫,而黄飞鸿进行创新,把北方的一些脚的套路,也融入到南方拳里面。
无影脚强调的是脚法,在以快制敌的同时,保证脚下方寸不乱,只有脚下沉稳才能出手敏捷,才能抵挡和消解外来的攻击。

扩展资料
黄飞鸿(1856年7月9日-1925年4月17日),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号飞鸿,幼名飞熊。生于南海县佛山镇。
原籍南海县西樵岭西禄舟村,黄飞鸿是清末民初的洪拳大师,岭南武术界一代宗师。也是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名医。1924年10月广州国民镇压商团暴乱,西关一带房屋被毁,仁安街“宝芝林”受累被焚,资财付于一炬,其长子汉林又告失业,因而忧郁成疾。
次年农历三月廿五日(1925年4月17日),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要拳术套路有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五形拳;主要器械套路有五郎八卦棍、子母刀、单刀、飞铊、行者棒、瑶家大耙、形意箫、挑等。

佛山无影脚是哪位大师?

2. 佛山无影脚

佛山无影脚(黄飞鸿的武功绝技)
南方的拳种全都是以手、腰为主要的,而忽略了脚下的功夫,而黄飞鸿进行创新,把北方的一些脚的套路,也融入到南方拳里面。无影脚强调的是脚法,在以快制敌的同时,保证脚下方寸不乱,只有脚下沉稳才能出手敏捷,才能抵挡和消解外来的攻击。因此扎实的马步功底是这项绝技的根本。
确切地说,无影脚是一种声东击西的做法。在武术上这应该不算什么独门绝技,但特殊的地方就是,突出了攻击身体下盘的技巧。
在众多影片中,无影脚被刻画得出神入化,扣人心弦。这样的武打场面当然带来的是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影视剧毕竟都有艺术加工的成分,真实的无影脚果真有如此大的威力,真有那么神奇吗?黄飞鸿第三代传人余志伟:这个无影脚不是像一般电影、小说那样,在空中跳几十下,打打打,看着很漂亮,这个无影脚是一个扎扎实实、真真正正的功夫,并不是这么漂亮的,它打出的时候声东击西,扰乱敌人的目标以后,发腿攻击对方,所以叫做无影脚。
余志伟是黄飞鸿无影脚功夫的正宗嫡传弟子,属于黄飞鸿的第三代传人,他在国外传授武术时,无影脚的功夫曾令北美习武者眼界大开。

3. 佛山无影脚是什么意思

      佛山无影脚是南方的拳种,全都是以手、腰为主要的,脚下功夫较为薄弱,后期黄飞鸿进行创新,把北方功夫的一些脚的套路也融入到南方拳里面。无影脚强调的是脚法,在以快制敌的同时,保证脚下方寸不乱,只有脚下沉稳才能出手敏捷,才能抵挡和消解外来的攻击。因此扎实的马步功底是佛山无影脚的根本。
      无影脚发招前先以手使出快招,让人眼花缭乱,待其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在上盘,再忽然起脚攻其下部,此招凶狠异常,因此在传授这项绝技时,一定会选择性情比较好的弟子传授。因为习武之人要讲武德。“武”这个字是由“止和弋”两个字组成的,意思是停止战争,而不是挑起争斗。      佛山无影脚的创始人黄飞鸿先生,本只是在广东舞狮的拳师,将龙虎门的裂头脚演变成横空飞出连踢的无影脚。为了民族大义,在八国联军入侵清国後,舞狮欢送八国军队,把外国的狮头都打烂,证明中国功夫真的是行,黄飞鸿因此名扬中外。

佛山无影脚是什么意思

4. 黄飞鸿的无影脚为什么叫佛山无影脚?

黄飞鸿(1847年7月9日—1924年12月),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伐,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黄飞鸿经不起沉重打击,因而忧郁成疾,是年12月不治去世,终年78岁。黄飞鸿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
    所以说黄飞鸿的无影脚叫佛山无影脚。

5. 佛山无影脚的出处是哪里

黄飞鸿(1847年7月9日—1924年12月),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伐,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黄飞鸿经不起沉重打击,因而忧郁成疾,是年12月不治去世,终年78岁。黄飞鸿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
所以说黄飞鸿的无影脚叫佛山无影脚。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佛山无影脚的出处是哪里

6. “佛山无影脚”是真的吗?游武术之乡,逛佛山祖庙

文中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盗用! 
  
 上小学的时候心里有一个梦想,将来要成为武功盖世的大侠,惩恶扬善,英雄救美。受到上世纪90年代“黄飞鸿”系列电影的影响,课余饭后,小男孩总会摆出李连杰招牌式的白鹤亮翅、金鸡独立,口中念叨“佛山无影脚”,一边比划两招,一边幻想自己就是电影中的武林高手。
  
 
  
                                          
 年龄稍长,知道了电影中的功夫大都是假的,再大一些,懂得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不是靠武功解决的,于是“最初的梦想”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但童年的幻想依旧是美好的回忆,“豪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的音乐依旧让我振奋。
  
 电影中的“佛山无影脚”,凌空飞踢,潇洒绝伦,是不符合物理规律的艺术加工,但佛山无影脚是真实存在功夫,是一种声东击西的脚法,武术名家黄飞鸿创立的绝技。
  
 佛山是黄飞鸿的故乡,也是一代宗师叶问的故乡,还有不少武术家(如李小龙、梁赞等)与佛山颇有渊源。佛山是中国南派武术的发源地,因而被誉为“武术之乡”。
  
 (佛山街道上的武术和舞狮雕塑 )
                                          
 今天的文章,让我们走进佛山,感受武术的魅力,此外,还有顺德为人称道的美食和岭南园林的秀丽。
  
 佛山紧邻广州,从广州坐车(地铁广佛线)不到30公里,就来到了佛山。虽然不及广州城那么繁华时尚,但佛山历史上是著名的“天下四聚”之一(即清朝时中国重要的四个商业中心,另三个是北京、苏州和武汉),除了武术,这里还是陶艺之乡和粤剧之乡,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是龙舟南狮的文化名城,至今仍是全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要了解佛山的武术和历史,禅城区的佛山祖庙一定不可错过。
                                          
 佛山祖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曾毁于元,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庙中供奉着道教崇信的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祖庙是佛山诸庙之首,集政权、族权和神权为一体,与佛山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
  
 此外,祖庙现存有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明清古建筑,其中多为具有代表性的岭南建筑,装饰的砖雕、木雕、石雕、陶塑、灰塑以及宋式斗拱堪称岭南建筑艺术的精华,因而祖庙又被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
  
 祖庙外的广场上有反应佛山民俗的雕塑:
  
 (婚假——娶新抱)
                                          
 (秋色——舞华龙)
                                          
 从西门进入后,首先看到的是下图的双龙壁。
                                          
 此壁为陶塑壁,壁上两条巨龙遨游于蓝天碧水之间,呈二龙争珠之势,釉色浑厚,跃然灵动,祥云波涛,洋洒壮阔。
  
 佛山陶瓷业在明清时期发展鼎盛,前文在“广东省博物馆”中介绍的石湾陶就是其代表,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至今佛山石湾仍被冠以“南国陶都”的芳名。这块双龙壁就是石湾陶匠的大型陶塑佳作。
  
 双龙壁北侧有醒狮台,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而狮则是庄严威武的象征、带来吉祥的瑞兽。这座醒狮台上陈列的石狮,全部是当地古建筑的装饰构件,筑台所用的红沙岩石块,是当地成凤里清代建筑遗物。“醒狮”是舞狮的一种,属于南狮,祖庙每天定时有醒狮表演。
                                          
 醒狮台后一座清代岭南风格的仿古建筑颇为引人注目,门前的牌匾上写着“叶问堂”。近年来,与叶问有关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尤其是甄子丹主演的四部《叶问》,让这一形象深入人心,但历史上的叶问究竟是怎样的,叶问堂中的“叶问与咏春文化陈列”帮我们勾出了一个轮廓。
                                          
 叶问是一位武者,更是一代宗师,一代武魂;咏春是一个拳种,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他的一生是弘扬中华民族武术思想的一生,他在认识、发展和弘扬咏春拳的过程中,坚持不断探索、独立思考的可贵精神,不仅致力于防身御敌、制人取胜的技击艺术传播,更将中国武术精神发扬光大。叶问传授的咏春拳,经叶门嫡传和再传弟子的不断发展和推广,使之与时俱进,走向世界,形成了更为开放和包容的特质,在中华武林中形成了独特的咏春文化。
                                          
 叶问(1893-1972年),原名叶继问,佛山桑园叶氏家族人,自幼天资聪颖,师从佛山咏春拳宗师梁赞的首徒陈华顺学习咏春拳,后又随吴仲素、梁赞之子梁璧习武,技艺日渐精湛。1949年他赴港定居,设馆授徒,一直致力于咏春拳的推广与普及。
  
 (香港叶问故居复原场景)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的叶问是一个非常儒雅的人,叶问出生于佛山世家望族,从小在私塾中接受了严格的传统儒家教育,后就读于香港名校圣士提返书院,接受了现代科学教育,可谓文武兼修。叶问一生以“沉默是金,能屈能伸,守口如瓶,静观其变”为处世格言,始终坚持“习武先立品”、“重节而轻利”的高尚武德和气节,以其“谦谦君子,循循若儒者”的人格魅力,成为了中国传统武术家的一个典范。
                                          
 叶问教拳十分注重因材施教和基本功训练,并注意不断吸收力学、几何学原理来解释咏春之法度,扬弃了传统武学中涉及五行、八卦等深奥晦涩的词语,使拳理更简明易懂,同时对训练器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深受学生欢迎,成为武坛的一代名师。他的嫡传和再传弟子分布于世界各地,创立了数以千计的咏春武术组织和文化机构,如香港的咏春体育会,美国的叶问咏春博物馆,英、德、新西兰、南非、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咏春拳馆等等,在叶问武术精神的光照下,咏春拳在海外广泛开枝散叶,从佛山古镇走向了世界。
                                          
 在叶问众多弟子中,最有名的是李小龙。李小龙15岁时在香港随叶问学艺,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咏春拳技,此外,他还先后学习了精武、螳螂、洪拳、白鹤、少林拳等中国传统功夫,挟多种武技于一身。
  
 (叶问与李小龙练习黏手)
                                          
 1962年李小龙赴美留学,毕业后在西雅图设立了“振藩国术馆”以传授中国功夫。在美期间,他悉心研究中外武术之精华,博采众长,自创“截拳道”。1971年,李小龙返港从事影视工作,拍摄了多部轰动世界影坛的电影,使中国功夫名扬世界。其早年所习的佛山咏春拳,由此逐渐风靡全球。
  
 (石湾陶塑李小龙像)
                                          
 叶问和以李小龙为代表的叶门群英所发展、传扬的咏春,立足武林,紧跟时代,面向世界,已不仅仅是一门拳法,更是一种开放、包容、进取、爱国的精神,是我们鹤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精髓。我想,“叶问”系列和“李小龙”系列影视广受欢迎,除了精彩的格斗,触动我们的还有武术精神。
  
 (《叶问前传》剧组用过的八斩刀)
                                          
 (早期的李小龙电影和叶问电影)
                                          
 出叶问堂往东,看到一座碑廊环绕的雄伟牌坊——褒宠牌坊。
                                          
 褒宠牌坊建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原为佛山仙涌铺大塘前郡马梁祠牌坊,1972年迁于此处。此为四柱三门楼式石牌坊,装饰有大量砖雕,内容丰富,有鸟兽花卉、故事人物等,颇具匠心。坊额正面石刻“褒宠”二字,乃明代正德皇帝朱厚照敕书,为了追念郡马梁氏家族梁焯的功绩而立。梁焯是明正德戌年(1514年)进士,授礼部主事,性情刚直,尽忠职守,嘉靖七年(1528年)去世。
                                          
 牌坊下有两尊铁炮,分别于1975年和1974年出土于广州沙面和东莞虎门,炮身铭文显示它们均是清道光年间由佛山铸户铸造,其时正值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兵围困广州城,省吏曾委托佛山乡绅监造大炮协助防务。佛山是明清时岭南地区的重要冶铸基地,鸦片战争期间佛山铸炮甚多,至今在东莞虎门等炮台遗址仍保存了不少佛山铸炮。
                                          
 沿碑廊向北,又看到了一座牌坊——节孝流芳牌坊。此牌坊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为旌表尹廖氏节孝所建,清朝沿历代惯例,凡妇女丧夫后守节至终,即可由皇帝赐建贞节牌坊,虽然这是过时的封建文化,担其装饰繁复,建筑精巧,匠心独运,气魄不凡,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穿过牌坊,来到了醒狮场,这里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定时的武术和醒狮表演。武术有拳脚和兵器,拳脚凌厉,刀枪生风,引得观众阵阵叫好。最精彩的是醒狮,之前在恩施和襄阳也看过南狮表演,但都不如这里的舞狮精彩。不说跳上跳下、辗转腾挪的高难度动作,单就“狮子爬山”在高处的瑟瑟发抖,都被演绎得惟妙惟肖,让人叫绝。(我在“黑白的触动”头条等平台上传了视频,感兴趣可以搜来看看)
                                                                                  
 醒狮场西侧是演武厅,这里是佛山另一位武术宗师——黄飞鸿的纪念馆,下面我们进馆了解一下这位曾是我童年心中英雄的生平。
                                          
 黄飞鸿是清末民初的洪拳大师,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救死扶伤的医者,他尚武而有仁心,仁恕而彰狭节,更是一位具有家国情怀的义士。
                                          
 黄飞鸿自幼从父黄麒英习武,12岁起在佛山、广州等地卖武售药,13岁时从铁桥三的首徒林福成学习武术,得其真传,16岁时,在广州西关第七甫水脚开设武馆,门下弟子众多,成为名重一时的武术家,在南派武术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黄飞鸿像)
                                          
 电影《功夫》中“娘娘腔”裁缝的功夫叫“铁线拳”,现实中,铁线拳属于少林外家拳之内功手法,专为锻炼桥手之用,是“广东十虎”之首铁桥三的绝技,后由其徒弟林福成传授黄飞鸿。
                                          
 除了武术,黄飞鸿的狮艺也享誉广州。电影中有不少表现黄飞鸿舞狮的桥段,甚至有一部就叫《狮王争霸》,历史上,黄飞鸿以表演狮子出洞、滚柱、采灵芝、上楼台、吐球等著称,其中“飞铊采青”更称一绝,百发百中,炉火纯青。黄飞鸿还首创女子舞狮,其妻莫桂兰及女弟子邓秀琼的狮艺表演出神入化,为时人称道。
  
 (黄飞鸿夫人——莫桂兰)
                                          
 黄飞鸿在广州还设立医馆,扶危救急,后又应刘永福(清末名将,在“广州”一文出场,白云山能仁寺的“虎”字摩崖石刻即他所写)邀聘,任广东民团总教练,在抗日保台战争中立下功勋。1925年,黄飞鸿病逝于广州。
  
 下图为“宝芝林”复原场景,相信看过“黄飞鸿”系列电影的朋友对这个药铺都不陌生。
                                          
 下图是油画《黄飞鸿训练黑旗军》:1888年,黄飞鸿任刘永福的黑旗军总教习,1894年,黄飞鸿随刘永福率福字军驻守台南,统率黑旗军和台湾义军同侵台日军展开了生死搏斗,抗战数月,消灭日军数万人,在抗日保台战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黄飞鸿的了解源于影视,其实,由于黄飞鸿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影视普及之前,就有关于他的小说和粤剧以广播的形式流传甚广,一个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艺术形象——佛山黄飞鸿,早已深入人心。
                                          
 早在1933年,黄飞鸿的再传弟子朱愚斋(林世荣的徒弟)就撰写了第一部介绍黄飞鸿的小说《黄飞鸿别传》,此后的40年代,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小说达到鼎盛,小说的成功促使黄飞鸿的形象出现在舞台、电影、广播、电视,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武林人物。
                                          
 (电影《黄飞鸿之西域雄狮》中的道具)
                                          
 黄飞鸿纪念馆中的展览叫“天地一飞鸿”,的确,黄飞鸿以一身浩然正气的侠义精神和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成为了中国武者的一个文化符号,形成了影响巨大的武侠文化,真可谓是“飞鸿踏雪泥,鸿飞留鸿篇”。
  
 黄飞鸿纪念馆南侧是一列南北排布的明清古建筑群,最北端的古建筑是庆真楼。
                                          
 庆真楼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为供奉北帝圣父母(明真大帝、善胜皇后)的神殿,又叫“父母殿”,是祖庙古建筑群中最晚的一座建筑。庆真楼高16.63米,在清代是佛山古镇最高的建筑,站在庆真楼上可俯瞰佛山镇全景。它甚至高于供奉北帝的主殿“紫霄宫”,体现了“父母为尊”之意。
  
 殿内神龛石柱楹联为“德育玄天圣父母,功垂造物大乾坤”,武当山金顶也有父母殿,殿内楹联相同,为2016年吉月由一百零一岁高龄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敬书。
                                          
 再往南来到了灵应祠,这是佛山祖庙的主建筑,祠内供奉着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北帝。在珠三角地区,供奉北帝的庙宇很多,而佛山祖庙的规模位居首位。也许你会好奇,北方的神灵怎么被供奉在南方的庙宇中,别着急,下文为你揭晓。
                                          
 对当地人来说,灵应祠是祭祀神灵的圣地,而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这里是一座岭南建筑装饰“艺术馆”,祠内很多陈设和装饰别具一格,充满岭南特色。
                                          
 如下图是殿前的“狮子滚绣球”贴金双面镂空木雕座屏,豪华富丽,恢弘大气,线条流畅,展现了浓郁的佛山传统木雕艺术风格。
                                          
 再比如下面的狮钮盖曲耳兽足大铜鼎,铸造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动物造型栩栩如生,整体稳重肃穆,端正大气,流畅规整,铸饰纷繁华美,布局精巧,是灵应祠重要祭祀彝器之一,充分体现了清代广佛地区的铸造工艺水平。
                                          
 下图为八宝仪仗,制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曾用于北帝出巡仪式上,是用来壮大威仪的仪仗用具。八宝仪仗共八对十六件,是以道教“暗八仙”图案(扇、剑、鱼鼓、玉板、葫芦、箫、花篮、荷花)和佛教“八吉祥”图案(轮、螺、幢、伞、花、鱼、罐、结)相配而成,可见佛山北帝信仰的兼容并包。
                                          
 下图就是祖庙主神——真武玄天上帝,之前分享的武当山上供奉的也是这位神仙,“武当山”一文中还介绍了真武大帝初修道时发生的“铁杵磨针”的故事。真武大帝是北方神明,怎么会到岭南来呢?原来唐宋时期珠三角一带多有水灾,北帝是传说中的北方水神,所有兴风作浪的龙虾蟹将都由他统管,禅城人便将北帝请到禅城坐镇,说来奇怪,自此之后,禅城一带再也没有闹过水灾。广东人有以水为财的观念,北帝崇拜就成了珠三角的民俗,其中蕴含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
                                          
 这座真武坐像面相饱满,眼神和蔼,面露微笑,乌髭美髯,极具庄严贵重之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明代真武坐像,为国家一级文物。
  
 下图为明代漆木神像,分别陈列于祖庙前殿和正殿,共有二十四尊,它们面部表情不一、动态衣饰各异,特别是立像身姿微向前倾,居高临下,气势摄人,结合光线幽暗的殿内环境,能给人以神秘、肃穆和威严之感,殊为精彩。
                                          
 殿墙上的塑像色彩丰富,栩栩如生:
                                          
 灵应祠南侧是锦香池和灵应牌坊。锦香池凿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清雍正时为石块围砌,绕以雕栏,遂成今貌。如今,佛山人向池中象征北帝座下龟蛇二将的龟蛇石雕投掷钱币,祈求鸿运当头。灵应牌坊始建于明景泰二年,因明景泰皇帝将祖庙赐封为灵应祠,所以牌坊施工构建格外讲究,壮丽异常,飞檐叠翠,飘逸凌云。
                                          
 古建筑群最南侧的建筑是万福台,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是华南地区保存最完整、装饰最堂皇、规模最大的古戏台,其中间隔板采用了大量金漆木雕装饰,显得金碧辉煌,极其华丽。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昔日戏班每年组班一次乘红船外出四乡演出,为祈求北帝保佑旅途平安,组班后的首场演出必选在万福台,可以说万福台见证了粤剧在佛山的历史与发展。
                                          
 转完万福台,折而向西,经过藏珍阁,来到佛山祖庙历史文化陈列馆,路过一个小摊,陈列着“米上刻字”工艺品,小小的一粒米上能写出笔画清晰的汉字,让人赞叹。
                                          
 下面我们进馆进一步了解佛山的历史文化。
                                          
 很少有哪座城市的庙宇能像祖庙对佛山这样重要,祖庙是明清时代佛山人的信仰高地和心灵归宿,至今悬挂于祖庙大殿外的“廿七铺奉此为祖,亿万年唯我独尊”的对联,就是对祖庙在佛山地位的精辟写照。
                                          
 祖庙供奉的主神是北帝真武大帝,又称玄武大帝。玄武最初是我国古代的星宿崇拜,古代天文学家选取二十八星宿作为观测四时的标志,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并以动物形象命名之: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统称“四象”。
                                          
 玄武的形态为龟蛇合体,镇北方,主风雨。唐五代时,玄武发展为镇墓安宅的将军,为尊北极紫薇大帝的四圣神将;宋元时期,真武(玄武)信仰从民间信俗和道教神祗发展为帝皇敕封的国朝祀典;明代,从皇家到民间,对真武的崇奉祭祀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真武也从武神演变为文神帝尊,从地域神演变为国家神。
  
 (宋代的铜铸玄武像)
                                          
 广东濒临南海,为水乡泽国,对司水之神北帝情有独钟。明清时期,北帝崇拜成为广东珠三角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供奉北帝的祠庙遍及各地,神尊威灵显赫,一般家庭也普遍供奉北帝神位,北帝庙因而成为广东民间的香火庙。佛山祖庙因其在城市发展历程中担当了整合社区、御敌赈灾、团结部族、民主自治的核心角色,从而具有特殊的地位。
  
 (佛镇义仓派米场景:佛镇义仓是佛山的赈济机构,位于祖庙铺麒麟社,每遇灾年,佛镇义仓开仓赈济)
                                          
 佛山祖庙始建于北宋,早期称为“龙翥祠”。佛山前身由十五个自然村组成,村民祭祀五谷的社坛共有九个,俗称“九社”。龙翥祠是九社乡民共同的祭祀中心。
                                          
 佛山祖庙的祭祀仪典既有官方的春秋谕祭,也有民间的祭祀活动,其中“北帝出巡”是规模最盛大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初六北帝坐祠堂、三月初三北帝诞和九月初九北帝崇升都有北帝出巡,届时“鼓吹数十部,喧腾十余里”,场面相当热闹。
  
 (北帝出巡场景)
                                          
 除了历史风俗,陈列馆中还收藏了大量精美的明清时期岭南工艺美术的代表作,有铜铁冶铸类、漆扑神像、金漆木雕神案、仪仗等,琳琅满目,熠熠生辉,让号称“东方民间艺术之宫”的祖庙名副其实。
  
 (灰塑三福呈祥)
                                          
 (灰塑扇面山水)
                                          
 (清代的铁蟾蜍)
                                          
 (漆扑神像)
                                          
 (五供:香炉一尊,花瓶一对,烛台一对,为祭器)
                                          
 祖庙历史文化陈列就看到这,下面去看看祖庙的其它胜迹。
  
 展馆前有一座经堂古寺铁塔,铸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为阿育王式塔,里面藏有舍利和佛家法物,原存于古寺塔坡中,后寺因战乱而毁,铁塔被复原移至祖庙。
                                          
 铁塔西侧是孔圣园,1911年由本地的一批尊孔士绅集资修建,是佛山尊孔活动的重要场所。
                                          
 入园后首先看到的是古洛芷兰牌坊,四柱三门楼式石牌坊以石雕斗拱承托,小巧精致,极具岭南古建特色。坊额正面题“古洛芷兰”,背面题“季华留芳”,均为对佛山的赞美之词。
                                          
 石牌坊对面的石台上有一对铜铸三头鹤香炉,此为仿制北京故宫养心殿三头鹤香炉,是吉祥长寿的象征。
                                          
 园子深处是孔圣殿,为单檐歇山顶建筑,面宽、进深各三间,穿斗式结构,殿内置孔子石刻像,孔子像下有上文提到的“五供”,东西两壁嵌有《孔子庙堂碑》拓本刻石。
                                                                                  
 园中还有三元亭、文魁阁等建筑,是新世纪新建的仿古建筑,飞檐翘角,亭廊相连,古意盎然。
                                          
 除了人文的厚重,园中假山嶙峋,池鱼鲜艳,花木扶疏,亭台雅致,风景也十分秀美。
                                          
 佛山祖庙往南不到三公里又有一处古迹——通济桥,此桥始建于明代,横跨洛水河,是佛山兴建的第一座大木桥。不过后来屡经重建,且周围河道环境变化较大,我们现在看到的是2000年后新建的通济桥。

7. 佛山无敌脚

要论功夫谁高?那非我们的政治老师莫属了。政治老师上课从不带戒尺,但她也有自己的一项法宝——佛山无敌脚,她的这项特长,很多同学都有幸尝试过,而且还很令人难忘。这不,今天运气爆棚的杨友刚成为了试验品。

	下午一上政治课,气氛还不错,大家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和蔼有加。濡染,政治老师提出了一个高难度的问题,刘怡然站起来回答,结果不知道她是真不会还是太紧张了,她站起来竟然不知所言。政治老师也很果断,没有废话,上去就给了她几脚。

	接着,政治老师又叫杨友刚起来回答这个问题。杨友刚偷看了一下书,背出了前两条。但是后面的两条,他却怎么也想不出来了,急得他是抓耳挠腮。政治老师又沿用了曹植的七步成诗的方法,让杨友刚边走向她那边走去边背诵。杨友刚犯了难,他可是一点也没有背啊,肯定是要被暴K一顿了。杨友刚灵机一动,走得像蜗牛一般慢,嘴里不住的说着这个,这个,这个。政治老师看出了些许端倪,别浪费时间,快点过来!

	杨友刚嘿嘿一笑,趁老师不注意,偷看了一眼王镜瑚的课本,装作灵光乍现,背出了第三条,接着,他又磨叽起来,扭扭捏捏的。可是,由于他的座位和讲台之间实在是太近了,这不,他马上就要受刑了,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啊。毛俊楠于心不忍,偷偷提醒了他一下,杨友刚这才成功背诵完毕。

	但是政治老师还是飞起左脚,融入内力,一下子就给了他一脚,还不过瘾的说,你要是背不过,哼哼,给你三脚!

	杨友刚大声嚎叫起来……

	怎么样?不过,这在卧龙藏虎的我们许多老师中,这还算一个小手段呢。其实,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惩罚方法,但是最终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我们应该理解老师,感恩老师。

佛山无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