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流动性陷阱产生的原因?

2024-05-19 07:08

1. 简述流动性陷阱产生的原因?

答:简述流动性陷阱产生的原因     
一、根据货币需求理论,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也就是说,当人们没有用有利息的债券来持有财富时,就失去了本来可以赚到的利息。    
二、利率下降会导致投机性货币增加。     
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即意味着生息债券的价格已经很高,存在极大下跌的风险。    

三、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转换成其他经济媒介的难易程度最低。    
人们会依据流动性偏好(也被称为货币需求)的3种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选择持有货币,以及时地转换成其他物品和劳务。

简述流动性陷阱产生的原因?

2. 分析曾经深陷流动性陷阱的国家及其原因?

形成原因:
1、根据货币需求理论,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当人们没有用有利息的债券来持有财富时,就失去了本来可以赚到的利息。当利率很低的时候,持有货币的成本就降得很低。
2、利率下降会导致投机性货币增加。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即意味着生息债券的价格已经很高,存在极大下跌的风险。此时人们对经济情形判断悲观,认为债券价格只会下降不会上升,因此停止买入债券。同时预期利率上行,将货币留在手中,留至下次投机使用。
3、同时,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转换成其他经济媒介的难易程度最低。人们会依据流动性偏好(也被称为货币需求)的3种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选择持有货币,以及时地转换成其他物品和劳务。
由于人们对于某种“流动性偏好”的作用,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而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以资本的形式作为投资,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个人享乐的消费资料消费掉。国家任何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都会以“闲资”的方式被吸收,仿佛掉入了流动性陷阱。



因而对总体需求、所得及物价均不产生任何影响。因此,经济学家将利率已经降到极低水平时,单单依靠调整货币政策无法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极低的利率和国民总支出水平不会发生变动的状况。
流动性陷阱的存在,意味着运用货币手段来解决经济萧条问题可能是无效的。这一结论动摇了古典学派的理论根基。因此,围绕流动性陷阱问题,西方经济学界争论很大。凯恩斯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经济学家J.托宾在其早期论文中。



曾运用若干资料证明了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并明确得出货币政策不如财政政策有效的结论。然而,另两位美国经济学家M.布隆芬布雷纳和T.迈耶同样进行了实证研究,却得出流动性陷阱并不存在的结论。货币主义代表人物M.弗里德曼则持某种折衷态度。
一方面,他否定有流动性陷阱存在;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市场利率不可能无限降低,因为人们需要以货币来替代其他金融资产的普遍愿望会使利率的下降有一个最低的限度。流动性陷阱在金融层面的第二个表现就是全部金融机构的存款以加速度的方式在增长。



这推动了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快速上升。全部存款的月度同比增速不断上升,从不到16%上升至18%强。从构成看,全部存款的快速增加主要归因于占比达到一半左右的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速不到15%,已经超过了17%。
由于存款是广义货币M2的主要构成,因此,同期M2也表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增长速度由不到14%上升到17%强。流动性陷阱在实体经济中的表现是国内需求开始下滑。在中国GDP的支出构成中,投资和消费占比一直在95%以上。
其中,投资需求占比、即资本形成率具有典型的顺周期特征,而消费占比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在1990至2000年的经济周期中,资本形成率自90年的35.2%一路上升到93年的43.5%,并在94和95年维持在40%以上的水平,此后即一路下降到2000年的36.4%。
2001年随着本轮经济周期的启动,资本形成率再次由不到39%上升到近44%。截至到8月份的投资累积同比增速依然达到27%强,但同高达40%、甚至50%的增速相比,显然已经是强弩之末。如果进一步考虑石油价格和其他原材料、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度攀升,实际投资增长率更是要低得多。
扩展资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一般是从利率下调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来认识流动性陷阱的。按照货币—经济增长(包括负增)原理,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想货币供应量增加时,那么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就必然会下降。
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最低水平,此时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调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流动性陷阱

3. 简述流动性陷阱产生的原因?

直观地看在中国金融体系呈现银行主导的态势下,流动性陷阱的产生无非在于银行的资金来源过于充裕,而资金运用则受到诸多因素的掣肘。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国民手中的钱袋就像是一个能够吸收任何物质的“黑洞”一样,把国家分配给国民的所有货币都无情地吞噬掉了,由此产生了一个货币需求无限大的“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指当名义利率降低到无可再降低的地步,甚至接近于零时,由于人们对于某种“流动性偏好”的作用,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而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以资本的形式作为投资,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个人享乐的消费资料消费掉。国家任何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都会以“闲资”的方式被吸收,仿佛掉入了“流动性陷阱”,因而对总体需求、所得及物价均不产生任何影响。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拓展资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一般是从利率下调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来认识流动性陷阱的。按照货币—经济增长原理,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想货币供应量增加时),那么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就必然会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最低水平,此时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调的影响。经济学家把上述状况称为“流动性陷阱”。

简述流动性陷阱产生的原因?

4. 分析曾经深陷流动性陷阱的国家及其原因?

形成原因:
1、根据货币需求理论,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当人们没有用有利息的债券来持有财富时,就失去了本来可以赚到的利息。当利率很低的时候,持有货币的成本就降得很低。
2、利率下降会导致投机性货币增加。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即意味着生息债券的价格已经很高,存在极大下跌的风险。此时人们对经济情形判断悲观,认为债券价格只会下降不会上升,因此停止买入债券。同时预期利率上行,将货币留在手中,留至下次投机使用。
3、同时,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转换成其他经济媒介的难易程度最低。人们会依据流动性偏好(也被称为货币需求)的3种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选择持有货币,以及时地转换成其他物品和劳务。
由于人们对于某种“流动性偏好”的作用,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而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以资本的形式作为投资,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个人享乐的消费资料消费掉。国家任何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都会以“闲资”的方式被吸收,仿佛掉入了流动性陷阱。



因而对总体需求、所得及物价均不产生任何影响。因此,经济学家将利率已经降到极低水平时,单单依靠调整货币政策无法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极低的利率和国民总支出水平不会发生变动的状况。
流动性陷阱的存在,意味着运用货币手段来解决经济萧条问题可能是无效的。这一结论动摇了古典学派的理论根基。因此,围绕流动性陷阱问题,西方经济学界争论很大。凯恩斯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经济学家J.托宾在其早期论文中。



曾运用若干资料证明了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并明确得出货币政策不如财政政策有效的结论。然而,另两位美国经济学家M.布隆芬布雷纳和T.迈耶同样进行了实证研究,却得出流动性陷阱并不存在的结论。货币主义代表人物M.弗里德曼则持某种折衷态度。
一方面,他否定有流动性陷阱存在;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市场利率不可能无限降低,因为人们需要以货币来替代其他金融资产的普遍愿望会使利率的下降有一个最低的限度。流动性陷阱在金融层面的第二个表现就是全部金融机构的存款以加速度的方式在增长。



这推动了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快速上升。全部存款的月度同比增速不断上升,从不到16%上升至18%强。从构成看,全部存款的快速增加主要归因于占比达到一半左右的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速不到15%,已经超过了17%。
由于存款是广义货币M2的主要构成,因此,同期M2也表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增长速度由不到14%上升到17%强。流动性陷阱在实体经济中的表现是国内需求开始下滑。在中国GDP的支出构成中,投资和消费占比一直在95%以上。
其中,投资需求占比、即资本形成率具有典型的顺周期特征,而消费占比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在1990至2000年的经济周期中,资本形成率自90年的35.2%一路上升到93年的43.5%,并在94和95年维持在40%以上的水平,此后即一路下降到2000年的36.4%。
2001年随着本轮经济周期的启动,资本形成率再次由不到39%上升到近44%。截至到8月份的投资累积同比增速依然达到27%强,但同高达40%、甚至50%的增速相比,显然已经是强弩之末。如果进一步考虑石油价格和其他原材料、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度攀升,实际投资增长率更是要低得多。
扩展资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一般是从利率下调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来认识流动性陷阱的。按照货币—经济增长(包括负增)原理,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想货币供应量增加时,那么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就必然会下降。
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最低水平,此时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调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流动性陷阱

5. 流动性陷阱的形成原因

流动性陷阱的形成原因直观地看,在中国金融体系呈现银行主导的态势下,流动性陷阱的产生无非在于银行的资金来源过于充裕,而资金运用则受到诸多因素的掣肘。可以看到,银行业的贷款占存款比重自1995年低于100%之后,逐年下降,今年8月份已经降到70%以下。也就是说,对于27万余亿元的存款而言,有8万亿元需要寻找出路。简言之,“钱”多得无处可用。 “钱”多的第二个原因是居民总体的消费意愿下降、储蓄上升,而这同中国收入分配结构日趋不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国际上通用的衡量收入分配结构的指标、即基尼系数看,中国在1994年就已经超过了分配结构不合理的警界线,并且,还呈现日趋恶化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中、低收入群体虽然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但可支配收入相对减少;高收入群体尽管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但收入增长却较快。这就导致总体的消费倾向逐渐下降,在统计上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不断下滑。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最明显之处在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以至于农村居民总体的消费占比下降。可以看到,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虽然城市居民消费占比在上升,但后者的上升幅度难以抵偿前者的下降幅度。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同样体现于城镇家庭中,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的数据显示,2003年城镇最高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困难户的10倍。从不同城镇家庭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看,困难户达到106%强,消费占比随收入增加逐次递减,直至最高收入户的不到67%。随着经济周期的下行,中等收入和低收入群体还将面对工薪收入相对减少的局面。收入分配结构的这种变化将使得整个经济的消费倾向进一步下降。实际上,城市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自2000年来就一直处于微弱下降的态势。“钱”无处可用的主要原因除了起因于当前经济周期下滑的影响之外,主要就在于投、融资体制改革远未完成。就前者而言,从2004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看,绝大多数项目依然要核准,而所谓“核准”,其与行政“审批”只是语境上的一点差异。这同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政府对民间投资的态度是:“你投资,他欢迎;你盈利,他收税;你犯法,他抓人;你破产,他同情。”

流动性陷阱的形成原因

6. 流动性陷阱产生的原因

流动性陷阱产生的原因 一、根据货币需求理论,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也就是说,当人们没有用有利息的债券来持有财富时,就失去了本来可以赚到的利息。 二、利率下降会导致投机性货币增加。 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即意味着生息债券的价格已经很高,存在极大下跌的风险。 三、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转换成其他经济媒介的难易程度最低。 人们会依据流动性偏好(也被称为货币需求)的3种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选择持有货币,以及时地转换成其他物品和劳务。【拓展资料】流动性陷阱指当名义利率降低到无可再降低的地步,甚至接近于零时,由于人们对于某种“流动性偏好”的作用,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而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以资本的形式作为投资,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个人享乐的消费资料消费掉。国家任何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都会以“闲资”的方式被吸收,仿佛掉入了“流动性陷阱”,因而对总体需求、所得及物价均不产生任何影响。因此,经济学家将利率已经降到极低水平时,单单依靠调整货币政策无法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极低的利率和国民总支出水平不会发生变动的状况称为“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的形成原因1.根据货币需求理论,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当人们没有用有利息的债券来持有财富时,就失去了本来可以赚到的利息。当利率很低的时候,持有货币的成本就降得很低。2.利率下降会导致投机性货币增加。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即意味着生息债券的价格已经很高,存在极大下跌的风险。此时人们对经济情形判断悲观,认为债券价格只会下降不会上升,因此停止买入债券。同时预期利率上行,将货币留在手中,留至下次投机使用。3.同时,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转换成其他经济媒介的难易程度最低。人们会依据流动性偏好(也被称为货币需求)的3种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选择持有货币,以及时地转换成其他物品和劳务。

7. 流动性的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种水平时,人们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有无限弹性,即人们对持有债券还是货币感觉无所谓。此时即使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也不会再下降。

流动性的陷阱

8. 流动性陷阱的介绍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当一段时间内利率保持在极低水平时,货币政策失效,即无论央行怎样尝试通过增加货币量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实际产出和利率水平都几乎不发生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一般是从利率下调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来认识流动性陷阱的。按照货币—经济增长(包括负增)原理,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想货币供应量增加(假定货币需求不变),那么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就必然会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极低水平,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和利率都不会发生变动。经济学家把上述状况称为“流动性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