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墙的主要建筑

2024-05-04 07:04

1. 南京明城墙的主要建筑

 城门,是衔接城市内、外的交通要道和观瞻之所在,也是古代城垣攻防战中的焦点。为此,朱元璋等人在南京京城城门营建中,煞费苦心地数次对城门进行修葺、增筑改制,以壮其势、瞻其观。南京京城设有城门13座,每座城门均有相当规模的敌楼,并有数道木城门和千斤闸。门址位置依据城垣形制不求对称,依门而设的瓮城有内、外之分,瓮城的大小、形状也不一样。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一道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一道则是木质再加铁皮做成的两扇大门。在平时,行人车马都从城门洞里通过。城墙一周共设13座城门,东有朝阳门,南有聚宝、通济、正阳(即光华门)3门,西有三山、石城、清凉、定淮、仪凤门5门,北有太平门、神策、金川、钟阜4门。正阳门(光华门)是南京城墙十三座内城门,是京城的正门,内外均有瓮城的复合型瓮城,是中国城墙建造史上独创。通济门是南京城墙十三座内城门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城门,是一座福船型(鱼腹型)内瓮城城门,内部结构极其繁复,其形状在中国也绝无仅有,一座城楼,两条上城马道和人行道,三座瓮城,四道门垣皆为拱券砌筑,以及若干瓮洞,瓮城周长约690米,立面城宽约90米,均为条石砌筑。聚宝门(中华门)是南京城墙内城十三座城门中规模仅次于通济门的城堡式城门,是京城的正南门,中华门城堡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堡,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堡垒瓮城。三山门(水西门)规模仅次于聚宝门(今中华门),与通济门略同,建有内瓮城三座,门垣共四道,每两道城墙间设瓮城,内瓮城呈船形或者鱼腹型,供作储兵防守之用。石城门(又称汉西门)坐东面西,由两道瓮城、三通城门组成,皆为拱券砌筑。清凉门是明代南京内城十三座城门,由一道城门和一圈椭圆形瓮构成。定淮门是南京市明代内城十三座城门靠城西的城门,位于外秦淮河东岸,具体规格不详。仪凤门(兴中门)是城北进入南京城的要道,军事位置十分重要,为单孔城门,上设两层箭楼。钟阜门坐西向东,几乎和仪凤门相对,也是两座距离最近的城门。两座城门取龙凤呈祥寓意。金川门坐南向北,因古代有金川门涵洞使得金川河由此出城而得名,门外设有金川桥一座,城门附近设置有水闸,控制护城河和外金川河的流通。神策门相对其他城门规模较小,是南京明城墙十三个内城城门中唯一一个设有左右两个门洞的城门,也是十三座城门中唯一采用了古老的外瓮城结构的城门,且瓮城门不正对着城门,而是开在瓮城的东北角,因此成为十三座城门中结构最独特的一座城门。太平门是南京城北面的正门,原为单孔城门,2014年复建为三孔城门。朝阳门(中山门)原为单孔券门,1928年(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兴建中山大道时,将朝阳门拆除,把门基挖低,重建了一座三孔拱形的砖门,并改名为中山门。 瓮城,古称(闉),又称月城、曲城,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外的附属建筑。多数为半圆形,少数呈矩形、方形等。外瓮城城门取向不一,形成相对独立的护卫城门的设施。瓮城,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长期战争实践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城垣建造工程的一大发展,也是护卫城门建筑形式中成熟的建筑设施。南京城墙的内瓮城,一反中国传统瓮城建造的旧制,将前人理论上把瓮城设置在城门内的设想,大胆用于实践,并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内瓮城的形制,为明初南京城墙首创。由于内瓮城设置在城门的里边,就有条件设置瓮洞(即藏兵洞),将城门守御这一明显的薄弱部位,变成防御作战中的强点,这是外瓮城所无法做到的。13座城门中,朝阳门、神策门各有一道瓮城,石城门有两道瓮城,聚宝、通济、三山门各有3道瓮城。13座城门中,聚宝、石城、神策门、清凉门4门保存至今。光华门原名正阳门,是京城的正门,内外均有瓮城的复合型瓮城,为国内城墙建造史上独创。 通济门是南京十三座内城门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城门,是一座福船型(鱼腹型)内瓮城城门,与聚宝门(中华门)和三山门(水西门)是三座规格最高的内瓮城城门。聚宝门(现称中华门)是现存最大的城门,规模最大,东西长118.57米,南北长128米。城顶原有木结构敌楼,城门设铁闸和木门,铁闸用绞关上下启动。瓮城两侧有登城马道,主城内侧上下两层及瓮城两侧共有27个藏兵洞。外廓城略成圆形,周长60公里,多为土筑,现已辟为明外郭百里风光带。 在河流进出及泄水口处,南京城墙下设有水门、水闸或涵洞。秦淮河进出口分设东西水关两座水门。东水关今尚保存,设有内外两道闸门,中间一道铁栅,闸有上中下3层拱券,每层11拱,有效地分解了城墙重力。在玄武湖、前湖、琵琶湖、秦淮河中段出入口处设有涵闸。闸一般为铜或铁质,正方形,五孔,边长约125厘米,内接铜或铁质涵管,直径约95厘米,闸口还设有铜或铁质栅棂。南京原有两座水关,将内秦淮与外秦淮沟通,东水关和西水关分别位于十里秦淮的两端,素有龙头、龙尾之称。1953年西水关不幸拆除,仅存东水关。东水关和西水关都是600多年前高超水利设计工艺的代表,是明初时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进行主城区建设、水系改造时,进行的两项大的水利工程。东水关东水关坐落于南京城东南部,龙蟠中路通济门大桥西侧,是秦淮河流入南京城的入口,也是南京城墙唯一的船闸入口。因此,东水关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十里秦淮的龙头。东水头旧称上水门,始建于杨吴筑城,932年(杨吴太和四年)金陵府尹徐知诰下令扩建金陵城,金陵府城成为高坚甲于天下的一座大城,东水关就是在这次扩建中建成的。 在六朝时期,东水关是通向浙江、苏州方向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商贾齐集东水关,在此经商交易。如今东水关虽已不见往日的繁华、往日的人声鼎沸,但是却以其雄的气势屹立于十里内秦淮河的东端。如今的东水关遗址主要是明代所拓建的,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建设南京城,为了控制秦淮河的水位,经过精心设置,将东水关辟为通济水关偃月洞,水关共三层,每层十一券,共三十三券,下层十一券通水,上中两层共二十二券为藏兵屯粮之用,现尚存中、下两层共二十二券。为了巩固王朝和繁荣明朝的经济,在从通济门进入南京城的要道上建造了一座桥,因其地处内、外秦淮河的交汇处,朱元璋为锁住大明朝的风水,给此桥起名为九龙桥,希望借助龙的神奇力量镇住南京的风水,以永保大明朝的宏伟基业代代的相传下去。在清朝时,康熙、乾隆巡访江南时,都是从九龙桥进入南京城的。2001年修复东水关时,保留了九龙桥的基础,从桥面上重新铺上了大块的青石,桥的两边镶上了80个莲花彩云雕石栏杆。在桥的两端安装了4个雕花石鼓,整座桥用了近4000吨石料,桥的基础丝毫未动,由此可见古人造桥技术之精湛。西水关因为被拆除的年代久远,南京西水关不如与之遥相对应的东水关著名。西水关在水西门南侧,背靠城墙上下三层,担当水利、防务两大功能,在功能设计上是非常精密的。倚靠古人的这个地下排水系统,一般的大雨都不容易造成路面积水。明朝迁都北京之后,仿照南京城地下水系疏通系统进行改造,所以每次北京大雨时,故宫一般都是不会积水的,因为它有良好的地下排水系统,这也是西水关、东水关这样的水利工程在当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据《古里秦淮地名源》里所考证,五代南唐时期,西水关被称为下水门,明代筑城时改建为西水关,设偃月洞。清代在下浮桥和偃月洞之间设有银台洞,又称云台洞。1935年,云台洞旧址建西水关防洪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仍然是小型防洪排涝设施。可见西水关在历史上,对于保护南京城免受洪涝之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了防洪排涝,西水关在军事、政治、经济上也“大有作为”。据称,当时在修建西水关时还颇有讲究,有一些“小机关”:西水关有两道闸门、桥道和藏兵洞。一道闸门在城墙之内,另一道闸门在内秦淮河出水口,城墙之下留有多孔拱券式进水巷道,用条石封住,防止敌人的“水鬼”潜水入城,城墙从两道水闸之间堆砌而成。东水关与西水关建筑布局基本一样,两相呼应,中间所夹水道从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最终形成了久负盛名的“十里秦淮”。可别看东水关、西水关建筑结构都一样,到了六朝以后,西水关的繁华、热闹却是当时东水关远不能企及的,与现在成相反之势。 西水关是内秦淮河的出水口,与长江相连,设有码头,算得上是南京‘进出口’的咽喉,也是当时南京城最繁忙的物资集散中心。除了货物外,外地人如果想走水路进入南京城,也必须是从西水关下船,然后经水西门进城。码头上也设有关卡,想要下船上岸的人必须得出示凭证,才可以进城。这大概与洪武年间发生过的“间谍案”有关,因为当时商业发达,有许多外国人也会来到中国,期间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之后,进出口管理也便更严格了。西水关的繁华从考古发现中也可力证。20世纪80年代末,西水关出土一批六朝、隋、唐、宋、明、清等各个时代的文物。 环绕南京明城墙的护城河(唯有太平门向东一段城墙外侧没有开筑护城河),是南京明城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城河的水源,来自秦淮河、清溪、金川河以及玄武湖、前湖和琵琶湖等,经对城垣外侧河道疏浚、开挖,引导河水入濠而成。宽阔的护城河水面,衬映高大坚固的南京城墙,使进犯之敌望而生畏。城墙现存护城河全长为31.159公里,城墙与护城河间距最宽处为334米,最窄处为9米。 “藏兵洞”实际上就是里端封闭的砖券门洞,在战时可供兵士休息和用来存放军事物资。这种“藏兵洞”在聚宝门(中华门)最南一道的城墙上计有两层共13个,左右两侧的城墙下部又各有7个,加起来有27个。每洞可容纳兵士100人以上,共可藏兵达3000人以上,这种设施在中国古代的其他大城中是极为少见的。

南京明城墙的主要建筑

2. 明朝时期的南京都城是怎样的建筑特点?

南京城有山有水,本为好地方,但也给建设带来麻烦。建造都城,从1366年开工至1386年完成,足足用了二十年时间。城周长37140米,平均高度14.21米,用花岗石作城基,上砌巨砖。这些砖由“二十八府”、“一百十八县”分工负责制成,每块砖上刻有所作府县及监造人的名字。砖的规格统一,质量保证。城门共有十三座,分别为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西门)、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太平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全川门、钟阜门(今新民门)、朝阳门(今中山门)、清凉门、定淮门、仪风门(今兴中门)。有的城门建有瓮城,为军事所需。聚宝门前临长干桥,后倚镇淮桥,三道瓮城有四道拱门贯通,各门均有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肩木门。第一道城门设有旗杆,上有敌楼。城墙外设置砖垛,上有望口和射洞。在城墙基部埋有石刻武士像,作为“镇城”之用,同时也有标方位的功能。

3. 南京有哪些明朝遗址

环绕南京主城区的明城墙
御道街的明故宫遗址、午朝门东华门西华门五龙桥
东郊的孝陵
太平门外的岐阳王李文忠墓、徐达墓、常遇春墓
河西龙江的郑和宝船遗址公园
安德门外的浡泥国王墓
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遗址
还有中山陵东面的灵谷寺
紫金山天文台的古代观天仪器
夫子庙的明远楼

南京有哪些明朝遗址

4. 南京明城墙的建筑形制

南京明城墙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墙构成。其中,南京京城墙,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5.267公里,比北京明城墙更长,是世界第一大城垣,而南京明城墙的外廓城周长更是超过60公里。 经历数百年的沧桑,宫城、皇城、外廓三圈城墙已毁坏殆尽,惟有高大的京城墙,除城门等木构建筑不复存在,城墙依然屹立。所以,如今通常所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即指京城墙。南京明代的四圈城墙,其营建思想既有创新又有继承,在中国都城建造史上显得标新领异,独具魅力。 【宫城与皇城详细内容参见南京故宫词条】宫城,又称大内、内宫,俗称紫禁城、紫垣,是朱元璋起居、办理朝政、接受中外使臣朝见以及皇室成员居住之地,位于南京四重城垣最里边一重,偏于南京京城东隅有御河环绕。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受朱元璋之命,由精通堪舆术的刘基占卜后填湖而建,因而地势南高北低。宫城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长方形,宫墙主体南北长约0.95公里,东西宽约0.75公里,周长约3.4公里。该地原为“燕雀湖”,地势低洼,经清淤、打桩、挑土填湖、铺垫巨石等项措施。宫城内建筑,分为前朝(三大殿)和内廷(六宫)两部分。 在宫城墙体上,初期开有城门4座,洪武“十年改作大内午门,添两观。中三门,东、西为左右掖门”,故共建有6座城门:南面的正门为午门,在午门左右两侧为左掖门和右掖门,西门为西华门,东门为东华门,北门为玄武门。玄武门,俗称“厚载门”(即今误称的“后宰门”)宫城城墙修建时间:元至正二十六年-明洪武元年(1366-1368年) 历时2年城墙高宽:城高6-7米,城宽2-3米城墙长度:3.31千米开启城门:开有6座城门,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消失时间:清末-民国时期(午门、东华门地表建筑保存至今,西华门地表仅有须弥座保留)宫城城门  宫城城门 午门(午朝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厚载门或后宰门) 【宫城与皇城详细内容参见南京故宫词条】皇城,是护卫宫城最近的一道城垣,环绕宫城但并非等距而建。永乐年间拓皇城西垣,致使西华门至西安门的距离,要比东华门至东安门的距离长一倍左右,平面呈倒凸字形。皇城与宫城以及所囊括的建筑,合称为“皇宫”。皇宫在形制上,依照《礼记》设五门三殿的旧制,从外向内依次为“洪武门、承天门、瑞门、午门、奉天门”五门;在这五门之后,设“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正殿。六宫则依照《周礼》旧制,正殿之后设置乾清宫和坤宁宫,相对两宫正门设有“日精门”和“月华门”,以喻帝、后之居犹如天地日月长存。在皇城城垣上共开筑城门七座:皇城的正南门是洪武门,位于京城正阳门(即光华门)内北面。进洪武门后,为南北向的千步廊,两边建有连续的廊屋,由南而北,到承天门前的横街分别转向东西而成为曲尺形。千步廊后面两侧为“五部六府”中央官署的所在地。过了外五龙桥即是承天门(相当于北京天安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建大内金水桥,在宫城南面正中的午门至皇城南面正中的承天门之间,建端门以及端门和承天门楼各五间,端门两旁的御道东西两侧,建有南北向的宫墙,把东面的太庙、西面的社稷坛隔在外头,使得这条御道更加森严,成为通向宫城的惟一交通线,因而承天门虽是建在皇城的正南,实际上成为进入宫城的正南第一道门。承天门前南北走向的皇墙上,建有衔接长安街东、西相向的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在皇城主城的东面为东安门,西面为西安门,北面为北安门。在皇城西南角的皇墙下,为宦官诸监所在地。其他各司、局、库、房、厂等为朝廷服务的机构,有的设置在宫城里,有的设在皇城内。皇宫内、外的河道上,除了建有内、外五龙桥,还在东长安门外附近建有“青龙桥”,在西长安门外附近建有“白虎桥”,即堪舆术中常用的所谓“左青龙,右白虎”之制。皇城城墙修建时间:明洪武二十五年-明洪武二十六年(1392-1393年)历时1年城墙高宽: 城高6-7米,城宽2-3米城墙长度:9.95千米(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开有城门:开有7座城门,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承天门。消失时间:清末-民国时期(西安门等地标建筑保存至今)皇城城门  皇城城门 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承天门   京城,又称内城,全长35.267公里,建有雉堞(垛口)13616个、窝棚200座,开筑城门13座。其城垣形制独特,为明初朱元璋、刘基等人所独创。它一反《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营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传统形制,放弃了中国古代都城自汉唐以来取方形或长方形的旧制,而是按照山川、湖泊、河流的地理形势, 从防御的需要,因形随势而建的不规则状,成为中国古代都市建设史上的一个特例,使京城城墙的形制成为后人所乐道的特例。因此,民间说南京城墙是“宝葫芦”形;有专家称南京城墙是“非方、非圆的不规则的多角不等边的粽子形”、 “呈宫扇形”等。南京城墙是依照天上南斗星与北斗星的星宿聚合而建。在被人格化的南斗斗勺内,设市为民居,既符合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民心的向背,又保护了元末明初南京城最繁华的区域,更重要的是道家隐喻在南京城墙建筑语言中的设计思想,满足了朱元璋秉承的封建帝王皇权“至高无上”、“永为人主”的欲望,体现了设计者的“天人合一”与“皇权神受”思想。 京城城墙修建时间:元至正二十六年-明洪武十九年(1366-1386年)历时21年城墙高宽:城高14-21米(最高26米),城宽7-14米(最宽处达30米)城墙长度:35.267千米城门水关:开有13座城门,正阳门内二瓮 、通济门内三瓮、聚宝门内三瓮、三山门内三瓮、石城门内二瓮、清凉门内一瓮、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外一瓮、太平门、朝阳门外一瓮;设2座水关,东水关,西水关。消失时间:60年代拆除部分城墙,城墙至今仍存25余千米,是世界第一大的城墙。【南京明城墙总长度为35.267公里,其中地面遗存为25.091公里,遗址部分10.176公里】  京城城门明代十三座城门  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西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太平门朝阳门(今中山门)   明代后增辟城门(后注开辟时间)   玄武门(1908年)草场门(1908年)小北门(1908年)挹江门(1921年)中央门(1931年)中华东门(1931年)中华西门(1931年)汉中门(1933年)武定门(1933年)新民门(1934年)雨花门(1936年)解放门(1954年)集庆门(1991年)华严岗门(2007年)长干门(2008年)标营门(2009年)【因字数限制详细内容见各个词条内链,其中小北门又称四扇门】 外郭,即外郭城,是为弥补和加强南京京城的防卫而营建,由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下令开始建造。外郭,俗称土城头,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在城门等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就方位而言,外郭平面形状大致呈菱形,周长全长达180里,洪武年间开筑城门16座。现今外郭城门无存,部分城门有址可寻,有址可考。其中麒麟门至仙鹤门等地还可以看到当年的城垣遗迹。最北的城门为观音门、最东的城门为麒麟门、最南的城门为夹岗门,西边的外郭城垣未合围,留下的南北豁口分别延伸至长江边。 外郭城墙修建时间:明洪武二十三年-明洪武二十五年(1390-1392年)历时2年城墙高宽:城高大概在8—10米左右,城墙上则宽6-8米,城下有过水涵洞。城墙长度:超过60千米(明代官方称为180里)开有城门:开有19座城门,栅栏门、江东门、驯象门、小驯象门、安德门、小安德门、凤台门、夹岗门、上坊门、高桥门、沧波门、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外金川门、双桥门。消失时间:清末-民国时期  外郭城门外金川门上元门佛宁门(佛灵门)观音门姚坊门(尧化门)仙鹤门麒麟门沧波门高桥门上方门(今上坊门)夹冈门(今夹岗门)凤台门安德门(大安德门) 小安德门驯象门(大驯象门)小驯象门江东门栅栏门双桥门

5. 南京有什么著名的建筑物?

南京图书馆,原名中央图书馆、江南图书馆,中国最大的图书馆之一。
南京博物院,原名中央博物院,中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代表景点夫子庙: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
新街口:中国最大的购物消费圈,有“中华第一商圈”之称。
玄武湖: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
莫愁湖:古称“江南第一湖”,“金陵第一名胜”。
大报恩寺琉璃塔: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景观之一。
阅江楼:六百年“有记无楼”传奇楼。
明城墙: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墙。
明孝陵:明清皇家陵墓的始祖,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陵寝。
中山陵:中国最宏伟的现代陵墓。
鸡鸣寺:“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
静海寺:中国古代外交史和近代外交史重大事件的见证化身,建有郑和下西洋主题的郑和纪念堂和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题的静海寺纪念馆(除静海寺纪念馆外,南京另有反映现代国难主题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朝天宫:江南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
中华门城堡:中国最大的古城门。
瞻园:江南著名园林。
煦园:与瞻园同列“江南五大名园”。
江南贡院:自古江南文化中心象征,清朝一代走出了全国半数以上的状元。
总统府:中华共和的象征建筑,含原临时大总统府、两江总督署总督府遗址。中国近现代历史博物馆雨花台栖霞山燕子矶紫金山秦淮河

南京有什么著名的建筑物?

6. 南京还有没有清代之前的木建筑?

甘家大院是南京清代嘉庆年间修建的古建筑,是南京最大的私人住宅,俗称为“九十九间半”,因为是甘熙所建,所以也叫甘熙宅第。
甘熙生于1797年,1838年中进士,甘熙是甘福的次子,为晚清著名文人,曾经中过进士,生平著作甚丰。甘熙与历史上有名的曾国藩,还有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是同榜进士。在北京雍和宫旁成贤街的孔庙内(国子监东侧的大院),有元、明、清三朝陆续立下的进士碑林,计100余块,道光38年的那块进士碑刻有“甘熙,江宁县”,可以作证。相传甘氏为金陵望族,甘氏父子曾遍访吴越,收集书籍十万册,建藏书楼,名津逮楼,并因此留名青史。南京甘家大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总占地21000余平方米,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市明清三大景观,建筑的布局严格按照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及家族制度而布置,讲究子孙满堂、数代同堂,致使宅第的规模庞大、等级森严,各类用房的位置、装修、面积、造型都具有统一的等级规定。
甘熙宅第主要组成部分门厅:在多进大院中第一进,并列的房间还包括过厅、门房、账房。甘熙宅第在大门两侧我们可以看到墙面光滑平整,据称,工匠们用刨子刨平砖块的方法,使墙面异常平整,砖与砖之间几乎没有空隙,这些砖又称刨砖,这种工艺我们称之为磨砖对缝。
轿厅:在第二进,也有与门厅布置在一起的(如南捕厅15号一进),是供客人和主人上下轿的地方。
大厅:供接待宾客、婚丧大典之用,是住宅民居建筑群体中的主体,为了加大进深,突出建筑物的高度,大厅一般都采用抬梁结构,以显示主人的财富和地位,内部建筑构造精巧,装饰华贵。三开间,开间的宽度由中央向两侧递减,即中间较宽,大厅入口各间为通长落地扇门,可全部开启。大厅内壁设板壁(也称屏门),以避免视线直通内院,板壁上悬挂字画、对联、匾额,与室内的家具共同组成了大厅内丰富多彩的空间。大厅前后左右都是走廊,走廊还可以与侧面的备弄相连,这种布局使服务人员的往来行走不致干扰大厅中的活动。
南捕厅19号大厅(也称响厅):大厅建筑物下端设台阶,室内原来在灰色的水磨地砖四角下都倒扣着一只只兰盆子或坛子,大厅地坪下排放着的上百个兰盆子,能使室内产生较好的防潮、隔音效果,只有建房比较讲究的大户人家才用这种方式。同时建筑整体上的垫高,也增加了大厅的雄伟和庄严感。
内厅:设在第四、五进中,供主人及内眷。

7. 南京有哪些古建筑

南京的古建筑有很多,列举以下几个:
  
 南京故宫:又称明故宫、南京紫禁城,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南京故宫始建于1366年,位于南京城的东部,是明初时期南京城的核心;鼓楼公园:鼓楼始建于公元1382年,1923年以鼓楼为主体建立了鼓楼公园,鼓楼公园具有龙凤亭、八角亭、戒碑等著名景点;明孝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且是南朝时期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王安石故居:位于清溪路附近的半山亭,如今南京海军军事学院内,这所故居是王安石当年在金陵居住的地方,并在这里结交了米芾、李公麟、欧阳修和苏东坡等挚友。

南京有哪些古建筑

8. 南京有哪些民国建筑

                                                                                                                                   南京作为民国时期的首都,拥有大量的民国建筑物,虽然经过历史的发展和演化,诸多民国建筑物被替换掉,但是依旧有到的著名民国时期的建筑物被保留至今。南京的民国建筑有:一、美龄宫,二、浦口火车站,三、颐和路,四、中山码头,五、长江路。                                                                                                                                                      
                                                                                                                                                                                                                                                                                                                                                                                                                                                                                                   
                                                                                                                                                                                                                                                                                                                                                                                                                                                                                                                   一、美龄宫                                                                                                                                                                                                                                                                                                                                                                                                                             美龄宫建于1931年,主体建筑是一座三层重檐山式宫殿,顶覆绿色琉璃瓦,外观富丽堂皇,内部奢侈豪华,四周林木藏盛,终年百花飘香,相传因宋美龄喜欢梧桐,所以蒋公将整个南京都种上了法国梧桐,每年深秋,梧桐树就像是一条金色的项链,而吊坠就是璀璨的美龄宫。                                                                                                                                                      
                                                                                                                           二、浦口火车站                                                                                                                                                                                                                                                                                                                                                                                                                             浦口火车站位于南京长江北岸,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朱自清的《背影》就是发生在浦口火车站的事情,近年来还成为以民国为背景的影视剧重要取景地,如《情深深雨蒙蒙》、《国歌》等。不过从2017年3月开始,火车站旧址开始动工改造,暂时无法进入内部参观。                                                                                                                                                      
                                                                                                                           三、颐和路                                                                                                                                                                                                                                                                                                                                                                                                                             南京最美、最具民国风情的小路大概就是颐和路了,在闹市中显得格外幽静、高雅。路两旁的每一栋别墅、每一个庭院都透露着浓郁的历史感,这里聚集着许多民国时期的外国公馆以及名人旧居。这里还有民国主题文化展馆群,展出民国服饰、饮食文化以及抗战系列的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