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的产业现状

2024-05-14 15:34

1. 水产的产业现状

提高渔用饲料养殖效果应注意的六个问题随着水产科学技术的发展,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全面而合理、适口性好、散失浪费少、投喂方便、饲料报酬高等优点,已逐渐被广大养殖者所认识和接受。笔者在基层调查时发现,使用配合饲料养殖水产动物,其效果相差甚大。究其原因,是在选择和使用配合饲料过程中,忽视了一些重要的问题,现浅析如下,供养殖者参考。饲料的质量不少养殖户在选择饲料时,首先考虑的是饲料价格而不是质量。选用廉价的劣质饲料,虽然降低了饲料成本,但对鱼、虾刺激、对水质的污染、致病使用药物的开支反而更大,可谓得不偿失。这也是目前水产养殖生产中的最常见的误区。例如,池塘用菜籽饼养鲫鱼,研究发现被摄食的菜籽饼不到20%,其余80%变成了肥料,由于菜籽饼在水中是经过生态转化后才能被鱼利用,所以效率大减。又如,一些饲料厂家 为了迫求高额利润,采用羽毛粉等代替鱼粉作为动物蛋白源,虽然蛋白质含量很高,但养殖的鱼、虾消化吸收的很少,造成饵料系数上升,养殖效率下降。因此,挑选产品质量相对稳定的品牌饲料产品,比使用原料饲料(饼粕、谷麦类、糠麸类等)和自制颗粒饲料获得的养殖效果和利润更高。驯食和转食鱼、虾等水产动物的摄食行为受条件反射影响和对饲料有选择性,在投喂配合饲料和变换饲料品种、规格时,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通过驯化,使养殖鱼、虾形成定点、定群抢食的习惯,如机投饲料应在进入水下50cm以内大部分被吃掉,避免营养成份的溶解损失,另外,在抢食过程中,可促使鱼、虾消化系统分泌大量消化酶,同时水体表层溶氧充足,有利于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驯食的方法:选择安静且送料方便、池水较深、有利于鱼、虾快速集中的地方为投饵台或安装投饵机。人工驯食,每天3~4次,每次1小时左右,要求少撒慢撒;投饵机驯食,开始将投饲速率调小些,能见到鱼、虾在水面上摄食时提高投饲速率。一般经过5~7天的耐心驯食,最后即可确定每天每次的投饲时间及投饲速度。投饵机使用用自动投饵机投饵省时、省力,能减轻劳动负担。但有些养殖者往往使用不当,一方面,很大的池塘仅用 1~2台投饵机,且安装在池子的一端,在另一端的鱼、虾刚刚游到投撤区域,还没有吃到饲料,就自动停机了;另一方面,开机时不论鱼、虾怎样吃食,机器都投饵,到鱼不吃时,机器仍在投,饲料沉底,不但造成饵料浪费而且坏水。因此,安装投饵机要根据池塘的大小,确定每只池塘安装投饵机的台数,并调好投撒的远近距离及间隔时间;选择适合的位置,应面对鱼、虾池的开阔面;水位要深,以利鱼、虾抢食;同时要观察和经常检查鱼、虾的吃食、生长速度、食台底部是否有残饵和鱼病等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水中的溶氧溶氧状况是影响养殖鱼、虾摄食量及饲料食入后消化吸收率,以及生长速度、饵料系数(每生产1kg水产品所需饲料的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资料显示,鱼类在溶氧3mg/L时的饵料系数,要比4mg/L时增大一倍,生长在溶氧7mg/L中的鱼生长速度比生长在溶氧4mg/L中的鱼快20%~30%,而饵料系数低30%~50%。当水中溶氧量达到4.5mg /L以上时,鱼、虾的食欲增强极为明显;达到5mg/L以上时,饵料系数达到最佳值。当前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中的溶氧水平往往达不到应有的要求而影响饲料报酬。因此,为了保证养殖动物最佳限度利用所投喂的饲料,达到充分生长的目的,水中的溶氧应不小于5mg/L~7mg/L。因此,在高产、高密度养殖时,要考虑安装增氧机,并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测定溶氧指标,采取加水换水、改善底质、使用增氧机等措施,来达到溶氧充足,利于消化吸收、降低饵料系数的目的。池塘的底质经过养殖鱼虾的池底,一般都有腐烂的残饵、死亡的动物尸体、有害气体(如沼气等)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不良水环境中养殖鱼、虾容易受到刺激,也易于感染疾病。据试验,发生疾病后,鱼、虾一般要停止生长5~15天,即在发病及治疗期间,所投喂的饲料将白白的浪费。因此,在苗种放养前,要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平时做到勤巡塘、勤观察、勤检查,观察水质和底质的变化,使用水质改良剂(如沸石粉、活性碳、陶土、光合细菌、EM菌等),定期作水质理化指标化验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水体中的pH值、盐度、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等均在良好的控制范围内。野杂鱼控制精养鱼、虾池在加水、换水和投草时,很难避免混进一些野鱼、虾或卵,它们在池中繁殖生长,与养殖鱼、虾争食、争氧、争空间。据调查,平均每亩鱼、虾池在收获时有野杂鱼、虾25kg,假设饵料系数为1.5,其所耗去的饵料费就达每亩150~200元。因此,在苗种放养前,要彻底清塘消毒,经密眼网过滤进水,投喂水草时要经消毒处理,防止混入野杂鱼、虾及受精卵。

水产的产业现状

2. 水产行业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水产品消费量大幅增长,市场需求持续提升,给水产品加工行业带来广阔前景。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也在不断提高技术,显示出了空前活力和巨大发展潜力。
据发布的《中国水产品加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分析,水产品加工行业将呈现以下趋势。其一,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日益严格,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水产品加工行业同样如此,部分质量控制不严的企业或逐步淘汰。
其二,水产品精深加工潜力得以释放,副产品开发利用逐渐发展。推出高附加值产品,通过对水产品的精深加工,进一步开发副产品,是提升盈利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其三,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包括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相结合的新技术,以及超高压技术、栅栏技术等,来研制更多新产品,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3. 水产业的现状

1985年世界水产品总产量(不包括藻类)8490万吨中,海洋鱼类约占75.5%,淡水鱼类约占 9.9%,溯河降海鱼类约占2.8%,甲壳类约占4%,软体动物类约占7.2%。以水产品出自的水域划分,海洋产量约占88%,内陆产量约占12%。1985年世界海藻产量约为358.2 万吨(鲜重)。年产量在100万吨以上或接近100万吨的有日本、苏联、中国、美国、智利、秘鲁、挪威、印度、南朝鲜和印度尼西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其全部产量约占世界年总产量的75~80%。1950年全部发展中国家的产量只有发达国家的1/3,而1970年的产量则已略超过发达国家的全部产量,估计今后全部发展中国家产量有可能进一步超出发达国家的产量。世界水产品总产量中,供食用的约占70%(1982),其他用于鱼粉、鱼油等非食品加工。80年代初全世界有100~400总吨的渔船约20000艘,总吨位共约1200万吨,此外还有300万艘小船和独木舟从事渔业。全世界渔民总数约有1600万人(其中部分为兼业),此外还有更多的人参与渔业有关的工作。多数渔民分布于发展中国家。渔业是许多国家外汇收入来源之一,也是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部门。各生产国的水产品大部分在国内市场销售,但水产品的国际贸易在1970~1980年间,按重量计增加了34%,金额增加了4倍。1985年世界水产品出口总量为1254.27万吨,价值169.41亿美元。主要输出国有日本、加拿大、美国、挪威、丹麦等,其中日本、美国同时也是重要的输入国。中国东南所面临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总面积为472.7万平方公里,其中水深200米以内、适宜渔业生产的大陆架面积有153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面积2万平方公里中可供人工养殖的面积约在 1.3万平方公里以上。淡水水域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可供养殖的水面达5 万平方公里。1986年中国水产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1.1%。水产品总产量为823.5万吨,仅次于日本和苏联,占世界第3位。总产量中海洋产量475.3万吨(其中鱼类占65%,虾蟹类占16%,海藻占5%,贝类占14%),内陆水域产量 348.2万吨。水产品出口量达6万吨。1986年全国国营水产品加工企业有120余个,每年加工水产品约113万吨。此外许多小加工厂遍布沿海200多个县,大多生产盐干鱼、鱼露及鱼粉等。制冰冷藏事业也已形成相当规模。1982年全国有大小冷库250余座,冷藏能力25万吨/日,冻结能力8000吨/日,制冰能力7000吨/日;此外农村集体渔业企业也建成中小型冷库129座,冷藏能力约3万吨/次,弥补了国营冷库冷藏能力的不足。

水产业的现状

4. 目前水产品加工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2019年我国水产品加工行业总产值约4441亿元
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水产加工行业总产值呈稳定增长态势。2019年,水产品加工行业运行态势基本平稳,水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稳步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和重构步伐加速,全年总产值约4440.99亿元,同比增长2.40%。



2019年我国水产品加工总量小幅提升
随着国民生产水平的提高,健康饮食重视程度的提升,带动我国食品消费结构的升级调整,水产品具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等特点,迎合了目前市场追求健康食饮的趋势。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水产加工总量呈稳定增长态势。2019年,水产品加工总量为2170万吨,同比增长0.61%。其中,海水加工产品总量为1776.09万吨,淡水加工产品总量为393.83万吨。



“精深加工”是我国水产加工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水产加工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总体来看,大部分水产加工只处在初加工环节。为了加强对水产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国际水产发达国家逐渐发展了水产品精深加工工业,主要包括低值产品的综合利用,优质产品的精深加工,合成水产食品及保健美容水产食品的逐步发展等。例如,日本企业利用水产品加工中废弃物所开发制成降压肽、鱼皮胶原蛋白、鱼精蛋白等已作为产品进入市场。因此,提高水产品加工的技术含量、多元化开发水产食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是我国水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产品加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5. 水产品加工行业现状如何

我国是全球水产业大国,2012年中国水产品产量为5906万吨,占全球总量的37.67%。随着城乡居民粮食消费量不断下降,消费由温饱型逐渐向营养型转变,水产品消费在食物消费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2012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行业企业数量为1,936家,水产品加工行业资产合计217,867,217.00千元,同比增加15.31%;实现销售收入432,891,387.00千元,同比增加19.97%;完成利润总额23,607,532.00千元,同比增加25.56%;水产品加工行业整体从业人数516,675.00人,同比增长8.5%。
    虽然我国是一个水产品生产大国,水产品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年人均消费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水产品贸易的发展,可以预见到,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水产品市场仍将是需求旺盛。
    “十二五”期间,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重点任务是积极发展精深加工,生产营养、方便、即食、优质的水产加工品;挖掘海洋产品资源,加大水产品和加工副产物的开发利用力度。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发展精深加工水产品,加快开发包括冷冻或冷藏分割、冷冻调理、鱼糜制品、罐头等即食、小包装和各类新型水产功能食品。预计到2017年,我国水产品加工总产量达到8000万吨以上,水产品加工率提高到45%以上,冷冻调理食品和分割小包装食品的比例占水产冷冻加工品的比例达到30%以上;培育形成年产值超20亿元、具有明显区域带动作用的水产品加工大型企业20家以上。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水产品加工市场监测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共十六章。首先介绍了中国水产品加工行业的概念,接着分析了中国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环境,然后对中国水产品加工产业运行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水产品加工产业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发展动水产品加工产业面临的风险及建议,内容翔实,数据准确,观点深刻。您若想对水产品加工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参考:http://www.chinairr.org/report/R07/R0705/201307/31-139886.html

水产品加工行业现状如何

6. 水产养殖的发展前景和现状

2019年,我国养殖业总产值稳步增长。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改善,水产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养殖业总产值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我国海水养殖业和淡水养殖业总产值分别保持年均5%和2%左右的增速。2019年,我国水产养殖业总产值9391.63亿元。其中海水养殖总产值3542.03亿元,淡水养殖总产值5849.6亿元。

7. 水产养殖的发展前景和现状

2019年,我国养殖业总产值稳步增长。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改善,水产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养殖业总产值稳步增长。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我国海水养殖业和淡水养殖业总产值分别保持年均5%和2%左右的增速。2019年,我国水产养殖业总产值9391.63亿元。其中海水养殖总产值3542.03亿元,淡水养殖总产值5849.6亿元。

水产养殖的发展前景和现状

8. 水产养殖业的现状与展望

水产品面积再创新低
从水产品获取方式来看,根据《渔业法》规定,我国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在该方针指导下,多年来我国水产品主要以人工养殖为主。
水产养殖为解决我国城乡居民吃鱼难、增加优质动物蛋白供应、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以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技术及效率的不断提升,水产养殖面积呈现平稳下降的走势,到2020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下滑至7036.11千公顷。
随着国家水产养殖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未来环保政策的持续严紧,未来我国水产养殖面积将基本保持稳定。

从水产养殖面积构成来看,目前我国淡水养殖面积远超海水养殖面积,到2020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为5040.56千公顷,占总面积的71.6%,海水养殖面积为1995.55千公顷,占总面积的28.4%。

水产养殖产量平稳增长
具体到水产品供给方面,目前,我国淡水养殖以螃蟹和鱼类为主,海水养殖则有鱼、虾、贝、藻及其他海生生物等。随着我国对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我国水产养殖总产量持续提升,到2020年,全国养殖水产品总产量为5224.2万吨,同比增长2.9%。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淡水养殖产量领先于海水养殖产量,2015年以来,全国海水养殖总产量市场份额保持在40%左右,而淡水养殖总产量占比基本维持在60%左右。2020年,全国淡水养殖产量为3088.89万吨,占总产量的59.1%;海水养殖产量为2135.31万吨,占总产量的40.9%。

水产养殖总产值持续提升
随着水产养殖产量规模的不断提升,我国水产养殖业总产值也呈现出持续提升的发展态势,2020年,全国水产养殖总产值突破一万亿元,达到10223.4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海水养殖总产值为3836.2亿元;淡水养殖产值为6387.2亿元。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