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造币厂发行铜制象棋,限量发行二千套,一套价格是多少钱?

2024-05-15 13:24

1. 中国上海造币厂发行铜制象棋,限量发行二千套,一套价格是多少钱?

8888元。

中国上海造币厂发行铜制象棋,限量发行二千套,一套价格是多少钱?

2. 1994年上海造币厂发行一枚狗纪念币是铜的,值钱吗

这不是金币

3. 关于第一套人民币


关于第一套人民币

4. 第三套人民币的价格(最好是图解的)

第三套人民币分为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二元,五元,和十元七种面值,其中一角分为蓝二,蓝三,红二平,红二凸,红三平,红三凸,它们都不太值钱,都在5元-20元左右,还有背绿,在1千34左右,枣红,在2千34左右,背绿水印,它最贵,市场价1万6;二角分为二罗马,三罗马和凸版,其中凸版在50-60左右,五角分为平板无水印,凸版水印,和平板水印三种,其中最贵的是平板水印,在1百50元左右,一元分为二罗马,三罗马和古币水印,其中古币水印1百67,二元分为五星水印和古币水印,五星水印400元,古币水印700元,五元分为二罗马和三罗马,市场价60元,十元分为二罗马和三罗马,市场价50-60元。

5. 银子价格 我有一个500克的银币纯银成色99.9% 有上海造币有限公司的鉴定书 单位发的 请问可以卖多少钱?

500克的银币纯银成色99.9%,可以卖5500--6000元左右.

银子价格 我有一个500克的银币纯银成色99.9% 有上海造币有限公司的鉴定书 单位发的 请问可以卖多少钱?

6. 央行第2套奥运纪念币北京地区在哪可以买到?请告之.谢谢

  银行可以买得到,不过现在很紧张没关系的话不容易买到

  给你看篇文章

  昨日,中国金币总公司举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贵金属纪念币(第2组)首发式,公开发布该组金银币发行量和发行价:该组纪念币共8枚,其中1/3盎司金币2枚指导价为7238元,发行量12万枚(即6万套);1盎司银币4枚指导价为2256元,发行量64万枚(即16万套);5盎司金币1枚指导价为54428元,发行量2008枚;1公斤银币1枚指导价为10392元,发行量2008枚。这8枚金银币的价格与本报在6月12日的报道《4银2金套装零售指导价9494元》中预测的价格没有出入。
  第3组发行计划公布

  据了解,该套纪念币由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上海造币厂和沈阳造币厂联合铸造,币面上分别标有造币厂标识Z、S、Y字母予以区分,中国金币总公司负责总经销。

  在首发式上,中国金币总公司副总经理井军还透露,将于2008年发行的第3组纪念币已确定为10公斤金币1枚,5盎司金币1枚,1/3盎司金币2枚,1公斤银币1枚,1盎司银币4枚。

  奥运会金银币(第2组)雷声大雨点也大,甫到市场已“激起千层浪”。昨日金总通过北京开元中国金币经销中心发行200套金银币套装和200套银币套装,便被已通宵排队的市民一抢而光;而货源还未到上海,二级市场上4银2金套装的“期货价”已经达到11500元~12000元。

  记者从广东粤宝和广天藏品了解到,广东地区的配额为4银2金套装为800套左右,1公斤银币为400枚、5盎司金币为60枚左右,而2家公司的客户预订量已经超过该配额。广东粤宝总经理甄伟钢表示:“广东地区的发行价肯定是会超过1万元/套的,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广东金银饰品价格历来是内地城市最高;二来这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粤宝从其他地区调货,调货的价格肯定会高于9494元的发行价。”2个公司均表示7~10天左右广州市场将有现货出现。

  大分量金银币“不愁嫁”

  对于本套金银币中首次出现的2个大分量金银币——5盎司金币、1公斤银币,许多市场人士曾质疑是否有市场承接力。据上海某金总特约商表示,自己目前只拿到一半的5盎司金币:“现在上海地区的二级市场‘期货价’已经高于70000元了,供不应求,我根本不舍得拿出来卖。”他表示金银币商家面对多种客户,估计集团客户、大客户对这种大分量金银币更有兴趣。

  “我们现在完全不担心出不了货,因为奥运题材的收藏者和投资者本身就有细分”,甄伟钢表示,市场有部分投资者专门把收藏目标缩定为如1公斤银和5盎司金这样的“大块头”,因此商家们完全不用担心市场出货困难,并透露目前粤宝1公斤银和5盎司金的配额已经全部预订完毕。

  奥运会金银币(第1组)短短1年时间在市场中有惊人表现,有行内人士表示:“从以往其他投资市场的经验来看,一个板块龙头的强势表现必然将为同系列题材的品种奠定较高的起点,拓展其价格升值空间,作为一个新鲜上市的品种,对普通收藏投资者而言,机会不言而喻。”

  4银2金可能有价格振荡期

  有行家表示,目前市场中投资买家伺机参与的痕迹相当明显,因此极可能引发奥运会金银币(第2组)价格在上市后的快速拉升。记者参考了数位行内人士的意见,他们均对市场走势有相近的估计,认为4银2金在年底前有望走到13000元/套,1公斤银币价格可能达到12000元或以上,5盎司金币有达到80000元或以上的可能性,而第1组随着第2组的出现,价格在16000元/套~18000元/套都是正常区域。

  不过,有行内人士估计,第2组4银2金套装在发行后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振荡,因为其发行量大,市场需要有消化过程。但5盎司金币和1公斤银币价格会相对稳定。

  AD一下,我的空间:http://hi.baidu.com/yuehanspace/blog/item/09bd862a4499302fd52af163.html

7. 库平七钱二分是什么

库平是旧中国部库征收租税、出纳银两所用的衡量标准,清康熙时制造。光绪三十四年(一九零八年)农工商部和度支部拟定划一度量衡,规定库平作为权衡标准,库平一两等于37.301克。平钱亦称小平钱·折一钱,即当一行用钱。直径一般在2.3厘米左右,折二钱即当二行用钱,直径2.8厘米左右。折三钱即当三行用钱,直径一般在3.1厘米左右。折五钱即当五行用钱,直径一般在3.8厘米左右。当十或称折十,即当十行用钱,直径一般在4.4厘米左右。(历朝历代制钱有所不同,数据仅供参考)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 = 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97克多点)。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 ,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  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  北洋政府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 :“废两改元”。即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库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  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政府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南京政府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政府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库平七钱二分是什么

8. 想了解一些旧上海方面的知识!

这个是随行就市的,不是像现在的壹圆=100分的关系。 
而且大洋也要看是什么大洋:本洋、鹰洋、龙洋、大头、小头等等都略有差别。铜板也要看是面值十文的铜板还是二十文的铜板。 
大约的行市是1大洋兑换90~120枚二十文的铜板。 
大洋即是银元。 
清末: 

铜钱 流通历史最长。明、清的“制钱”。民国8年(1919),铜钱流通消失。 

银两 有元宝、中锭、小锭、碎银4种。银元流通后,仅碎银通行。因使用不便,宣统二年(1910)银两流通停止。 

银元 即银圆,又称洋钱、大洋。辅币是银角。清朝末年,开始通行。先后有鹰洋、龙洋、孙洋(小人头)、袁洋(大人头)和船洋。清宣统和民国期间,银元为国币。1935年后,改用法币,禁止银元流通。 

铜元 即铜圆,又称铜板。1枚当10文铜钱。改用法币后,曾有铜元分币(1分=3枚铜元)流通。因法币贬值,铜元被销熔。抗日战争前期,铜元已从市场消失。 


兑换券 在明洪武和清顺治年间,用纸币“盐钞”缴纳盐税。1921年,流通中国、交通、四明3银行发行的钞票,票面有“兑换券”字样。 

法币 1935年10月起,先后以中央、中国、交通、农民4家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4.6元可买稻谷50千克。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到1948年8月,4.6元只能买稻谷半粒。支付工资,市场交易,以米代币。为挽救经济崩溃,国民政府发行金元券取代法币。 

关金券 全称“海关单位兑换券”。因面额大,助长通货膨胀。1945年4月,与法币比价提高为1:25。1948年8月,与法币同时停用。 

金元券 1948年8月,金元券取代法币,又以高压手段实行限价,市场物价有过短期稳定。到11月上旬,物价平均每天上涨一倍,以米和黄金取代纸币。1949年4月的谷价比1948年8月上涨2.94万倍。1949年5月,县人民民主政府通令禁止金元券流通。 
不同时期,银元的含银量不同,发行的银元大小也不同。兑换的数目自然也不一样。 

民国初期闽省市面流通货币共分银元、台伏(捧番)、小洋、铜元、铜钱五种,而财政厅对于各征收局所收银两,先折合台伏,再折合银元,其互相兑换之市价,通用银元一元得换铜钱一千零二十二文,台伏一元得换铜钱一千文,小洋每毫得换铜钱九十六文,铜元每枚得换铜钱八文。 

钱庄货币兑换业务,主要有银元换铜钱,1元银元换1000~1300文铜钱,最多时换3300文。银元换银毫,1元银元换10个银角,每角值铜钱100~130文。 

兑换比值 清朝两吊铜钱(2000枚)换银1两。但市面有制钱与杂钱、纹银与次银之分,交易时按商业习惯互有“贴水”。铜元进入市场以后,“当制钱十文”的铜元换铜钱10枚,“当制钱二十文”的铜元换铜钱20枚。银元进入市场以后,每元换辅币10角,换“当十”的铜元300枚,但商店兑换价格不一,市场铜元充斥时,每块银元能换到“当十”的铜元320~360枚。民国28年11月,安徽省政府规定每元法币兑换“当十”的铜元200枚,次年改为兑换100枚。 

新中国成立后,为保护革命根据地群众利益,制定了各革命根据地货币的收兑比价,并一再延期兑换。1950年,县人民银行挂牌收兑金银,黄金每两(16进位制,每两等于31.25克)95元,白银每两1.25元,袁世凯头像银元每枚1元(以上均已折成新人民币)。 
1 上海最早的“酒券” 

“王宝和”是上海著名酒家,据上海方志记载,清乾隆年间,一位姓王的绍兴人在南市咸瓜街开了家叫“宝裕”的酒栈,除了经营绍兴黄酒批发,还经营堂吃。到清末,因兄弟分家,兄弟俩各拆“宝裕”招牌中一个字,分别开设“王宝和”与“王裕和”酒店,并均为上海名酒店。近代著名思想家王韬《瀛壖杂志》中讲:清咸丰年间,“宝裕”的王老板为提高酒店的身价,促进黄酒销售,经常邀请上海的文人骚客、社会名流到酒店吟诗作画,留下的笔墨则由酒家收藏,而酒家另赠酒券若干,任何人可以持酒券到“宝裕”消费。这一操作方式引起了喜欢装斯文的文人骚客的欢喜,他们经常作客酒店,以所得酒券送人。当时还有人对“宝裕”酒券作诗云:“独能一洗书林习,不重钱神重酒兵。”这是我读到的关于上海商家最早发行酒店代价券的记载,不过我没有见到过“宝裕”发行的酒券,也不知道是否还有“宝裕”酒券存世。 

2 妓院发行的“轿饭票” 

对许多人来讲,“轿饭票”一定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在收藏界,尤其是钱币收藏爱好者来讲,“轿饭票”则是一个诱惑力很强的东西,目前存世的轿饭票不多,精品更少,单枚普通的轿饭票可以卖好几百元,而珍稀品种则以“千”论价。 

实际上轿饭票是清末民初上海高档妓院、妓女自制的铜质代价币。清代和民国初,中国主要流通货币是白银和银元,银子价贵,当时一位全劳力男工一月的收入为3-5元银元。银元犹如今天的百元大钞,使用起来不方便,于是同时流通辅助货币——铜元,铜元价贱,1元银元可兑2000枚以上的铜元,所以铜元又像今天的分币或角币,携带和使用依然不方便。 

清末的上海是中国妓业最发达的城市,业内规定,雏妓出局必须由“乌师”(即琴师)肩掮而去,这种制度在民国初被废除;长三妓女出局,则必须有娘姨跟班,雇轿出行。业内还规定,轿夫抬轿一趟收舆肩费每人20文,一顶轿子两个轿夫共40文,往返一趟就是80文。通常,一个下午或晚上,长三妓女可应多次局,于是跟班娘姨必须随身携带数百文支付给轿夫的铜钱,当时约75枚铜元合一市斤,几百枚铜元就有几斤重,随身携带铜元也不是一件方便的事,于是有妓家请铜匠定制代币,每枚代币上镌有妓女的花名,以及“铜元念枚”(沪方言二十的发音和写法),作为支付轿夫饭钿的凭证,轿夫可以凭券到该妓女所在的妓院账台上兑换20文铜元,这种代币也被叫作“轿饭票”。轿饭票的信誉很好,妓院相近或与妓院熟悉的商店都愿意接受轿饭票,于是,轿饭票也成了上海部分地区的流通货币。 

妓院和妓女欢喜标新立异和相互攀比,所以每个妓女的轿饭票形状不一样,有花篮、方胜、销片、葫芦等形状,用材和制作也日益精致,许多轿饭票的制作成本远远超过了它的面值——“铜元念枚”。到了民国初年,随着轿饭票品种不断增加,它又成为民间收藏家竞相收藏的宝贝,妓家以高于面值的成本制作的轿饭票“只出不进”,就停止制作。据《晶报》统计,上海有轿饭票品种约200种,我也只见到过二十几种。 

3 形形色色的礼券、兑换券 

“钞”的本字是“抄”,是抄写、誊抄、印刷的意思,后来“钞”或“钞票”指纸质印刷货币。虽然今人把中国钞票的历史追溯到宋代的“交子”,但实际上“交子”只是一种代表价值的凭证,相当于银行开出的支票,而不是流通货币。近代以后,外国设在中国的银行发行标有面值的纸钞,1897年5月27日,中国人自办的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外滩7号正式开业,1898年发行以银两为面值的一两、五两、十两、五十两、一百两和以银元为面值的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纸钞,以后共有12家商业银行获准发行纸钞,这种纸钞上印有“宝钞”或“兑换券”字样,同时还印有如“认票不认人”、“见票即兑”之类的文字,这种纸钞实际上也是“兑换券”,是一种代价券,不是法定的流通货币,持票人可以持票到票面上指定的银行兑换与面值相同的白银或银元,银行必须遵守诺言——“认票不认人”,“见票即兑”。当然,由于纸钞携带、使用方便,一些信用好,资本足的银行发行的“兑换券”被商家和市民接受而直接进入流通。 4034 

4 舞厅的舞券 

近代上海是商业高度发展的城市,代价币或代价券的形式立即被商家利用为商业手段。如当时商业交往中,有的商家企业为了拉拢有业务往来单位的业务员,逢年过节要向业务员送礼,如送礼品的话,可能有不受对方欢迎的尴尬;直接送钱,有可能被对方拒绝;最好的礼品就是可以到商场直接购物的礼券。于是上海的一些大公司就发行各种面值的礼券,商家企业向大公司购买礼券作为礼品赠送给客户,而客户可凭礼券到大公司购物,多方方便,几家得益。 

代价券印发得较普遍的是舞厅,它既是一种门券又是一种代价券。旧上海的舞厅一律购券入场,场内的如饮料服务也持门券购买,而且,上档次的舞厅设有陪舞的舞女,舞女没有工资,客人的馈赠是舞女的主要收入来源,舞厅与舞女之间有约定,舞女不得收受客人的现金馈赠,只能接受舞厅出售的舞券,舞女再以收到的舞券到账台上调换现金,通常舞女可以提取舞券面值的四成,另外六成则归舞厅所有。按规定,客人邀请舞女伴舞支付舞券一张,而实际上,客人对自己钟爱的舞女支付多倍的舞券是司空见惯的,据说,一位进出高档舞厅的优秀舞女,月收入超过2000块大洋是很普遍的事。 

5 代价券泛滥的1939年 

大多数上海人应该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社会上流传一种谣言,说是人民币的分币中含有白银,部分地区的部分人在以高于面值的价格大量收购分币,熔化后提炼白银,瞬刻间造成上海分币严重短缺的现象,分币不足而使商业无法找零,严重影响正常的商业和社会秩序,如你拿一角的钞票乘公交车,售票员无法找零,只好不卖票。中国人民银行紧急大量印刷发行纸分币,才缓和了找零困难的问题。 

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后,除苏州河北岸的租界外上海全部沦陷,租界犹如被大海包围的“孤岛”,抗日志士继续利用这个“孤岛”进行抗日活动。日伪为了破坏租界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派人在上海大量收购铜元,“孤岛”时期的租界立即因辅币不足而处于混乱状态。到了1939年6月,零钞紧缺发展到最严重的程度,商店无零钱找给客人,只得以针线、火柴、糖果等小商品代充零钱找还给客人。过了一段时间后,许多人家中堆积了许多使用不完或根本不需要的小商品,他们再也无法接受商店以小商品代替零钱找零的办法,于是,有的商家只得购进大量小面值的邮票,以邮票代替找零。实际上许多人家也根本用不了许多邮票,市民又联合起来抵制商家以邮票找零的办法。有一种1939年上海聚成永油粉号(桐油石灰店)印制的代价券上还印有这样一段说明: 

兹因邮票易于损毁,授受之人时起违言,工商仕人等受无妄之损失者不胜枚举,睹此情状,实可伤心,故以代价券找零,请受者无拒,以待分币发行,即将此券实行收回。 

任何一家商家涉及找零,无零钞找零严重影响商业和社会秩序,而动荡的局势和混乱的社会秩序又使租界无法顾及到这一点,1939年后,有的大公司联合起来统一印制和发行小额代价券,代替辅币找零,小的商店则自行印制代价券,而更小的烟纸店本来需找零的额很小,不肯出大价钿去印制代价币,干脆找一些废纸,刻几枚有“一分”、“二分”的图章,再打上商店或店主的私戳,就充当代价券使用。一些代价券的背面还印有说明文字: 

敬启者,近因市上铜元缺乏,对于惠顾诸君购货零找深感不便,本号为便利零找起见,特出临时代价券…… 

据不完全估算,1939年至1942年的3年时间中,上海各商家印制、发行的代价券在2万种以上。 

代价币、代价券从本质上讲并不是流通货币,只是商家制作、发行限时限地使用的有价证券。现代,电子货币已成为一种货币形式,商家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制作、发行的固定面值,或可充值的各种磁卡,如公交的“一卡通”,商家的“便利卡”等,是一种现代版的代价币。
钱即货币,据考证,钱字本作“泉”,取其流行周遍的意思。今日银行业行话把钱讲作“通货”,就是流通货币的意思。本文以上海为主线,介绍旧上海是怎么用钱的。 

银两和铜圆 

古代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银本位制”国家,白银是货币的本位,白银的货币单位是“两”,作货币时讲作“银两”。白银的价贵,一个男性全劳力的月收入一般在1-2两,在偏远的地区,一亩土地的价格只不过几两,所以银两的日常使用很不方便,如果拿了一块约一两的银子去买东西,日常生活用品仅值几分银钱,于是店家就要把你多付的银子称还给你,一般的情况下,碎银不能称到该还的钱的分量,于是只好用专用的铰刀把碎银铰碎,直到称到该付还的分量为止。今天人们把店家付还客人多付的钱讲作“找”,所找的钱讲作“找头”,据考证就是“铰”的讹读和讹写。 

银子价贵,于是同时流通一种辅币——辅助用币,就是铜钱,铜钱通常为圆饼状,中间开方孔,俗呼“孔方兄”,在清道光以前,一两银子一般可兑换1500枚铜圆。铜圆的价贱,但3枚铜圆就可以吃上一顿不错的早餐,10枚铜圆足以混一顿中饭或夜饭,古代千枚铜圆相串称之一“贯”,这个“贯”就是“串头绳”。昆剧传统剧目《十五贯》描写肉商尤葫芦借得本金十五贯,星夜醉归,被赌徒娄阿鼠谋财害命的故事,古代铜钱每斤约75枚,每贯千枚重10余斤,尤葫芦单身携约200斤铜钱星夜醉归,娄阿鼠只身盗约200斤铜钱潜藏,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于是后人对《十五贯》故事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表示极大的怀疑。 

白银价贵,使用起来不方便,而铜圆价虽贱,使用起来也不方便,于是人们习惯把5枚铜圆相串,讲作一“花”,犹如今天的公交车售票员,收进“一角”的角币后就将10枚角币用纸相包,作一元钱的“找头”一样。今天的吴方言把“几多”、“多少”讲作“几花”,就是从古代铜圆的使用方式来的。 

墨西哥铸鹰洋 

墨西哥合众国建立后,逐步恢复银矿的开采与银元铸造。约1860年后,墨西哥银元开始进入中国,进入上海,被上海人叫作“墨西哥银元”,省称“墨银”或“墨洋”。它的正面图案是一飞鹰抓一蛇,于是又被叫作“鹰洋”,也许“鹰”的笔划太繁了,也被以谐音写作“英洋”,以致后人误以为它是英国铸银元。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白银和银元是上海的通货和贸易结算货币。在习惯上,通常大宗贸易是以银两结算的,如政府的借款,对外订货等,而小额的民间贸易通常以银元结算。既然存在两种不同的而又同时流通的货币,货币就会产生浮动的比价。当市场需要银元时,银元价会上升,反之,则会下降。但是,这种比价一般只限于“厘”(两的百分之一单位)之间浮动,于是银元的行情就被讲作“洋厘”,老上海把行情讲作“洋厘”也是从这里产生的。不过,沪语“钿”与“厘”的发音十分接近,今人已弄不清“洋钿”与“洋厘”之间的差别了。 

近代以后,上海日常生活中主要用银元和铜圆。1860年时,一银元约可兑1500枚铜圆。到了1925年,一银元约可兑2400枚铜圆。二者之间比价很大,而其间又没有(或缺少)中间货币,这给生活带来不少不便和麻烦,如当时买一副大饼油条只要6个铜板,如你身上只有一块大洋,也许你就有可能因对方无法找兑而吃不到。于是上海街头随处分散着许许多多的exchange(兑换店,也称“钱庄”),随时可以银元兑铜圆,也可以用铜圆兑换银元,店主为客人提供服务,他也以货币差价赚点微利。1933年出版郁慕侠著《上海鳞爪·兑换铜圆》中讲:各烟纸店除出卖烟纸杂货外,而兑换一项,也是它们的主要营业。且辗转之间所得盈余比较烟纸来得多,故一店生意的盛衰全靠兑换的多寡而定。 

西班牙铸本洋 

公元1521年墨西哥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统治墨西哥时期,他们利用墨西哥丰富的银矿铸造银币,这种银币先流入欧洲,又通过欧洲对远东的贸易流入南洋,大约在明代后期从南洋流入中国的广东、福建一带。其正面图案是西班牙国王头像,背面是垂双柱的西班牙皇室徽记。广东、福建一带称外国为“番”,称外国人为“鬼子”,于是这种银元进入中国后被叫作“番银”、“鬼头洋”、“双柱洋”等名,清康熙开放海禁后,又大量传入上海,上海人称其为“洋钿”,就是外国钱的意思,今天沪语把钱讲作“洋钿”,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开禁后不久,上海港成为中国近海航运的枢纽和贸易的集散地。开始,商人仍习惯以银两作为贸易结算,但是银子使用也有很大的麻烦,首先就是银子的成色。各地进入上海的白银成色不统一,更有不法商人故意在白银中掺铅再当作纹银流通,所以交割前必须对白银进行鉴定;而洋钿有固定的成色、重量、图案,在没有专门的铸币机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造假,于是上海最大的贸易行——豆业规定一律以银元作为贸易的结算本银,即一律以银元作贸易的结算货币。于是,西班牙洋到上海后又被叫作“本洋”,成为上海贸易的结算货币。当然,银洋使用起来也比银子方便多了,它也成为上海的主要流通货币。 

1821年,墨西哥革命推翻了西班牙统治,建立了墨西哥合众国,原来西班牙统治时期的银元也停铸了。清朝,百姓和商家以白银交税,国家有专门的“银炉”将收上来的碎银熔化后铸成50两一锭的“元定”后上交国库,大量的“本洋”被熔化。到了约1850年时,“本洋”的数量急剧减少而成为民间的收藏品,价格也不断上升。按惯例,银元与银两均是称重作价的,一枚银洋实重库平银七钱三分,其即等于七钱三分的纹银。当“本洋”减少后,它的价格上涨,最高时“本洋”价等于自重的二倍,“本洋”已无法作为货币的本位使用,于是就退出了流通。人们又开始使用银两和铜圆了。 

纸钞和钞票 

银元在使用和携带上比银两方便多了,但是,长途大量携带依然不便和不安全。比如从上海到北京公出或购货须带100元银元,其实重约等于3公斤,如带200元,那就是6公斤。于是西方在华的银行就发行纸质的“兑换券”,如你要携款外出,可以到银行换取等额的“兑换券”,到了目的地后,可以凭券在指定的银行兑换等额的现银。信誉好的银行发行的“兑换券”,可以确保你持券在任何时间兑换等额的现银,它因而被社会接受而成了通货。“钞”的本义是印刷,诗集的印刷品称“诗钞”;“票”是书写在纸上的凭证,于是这种兑换券也被叫作“纸钞”和“钞票”,它最初是指纸质货币,现在则成了货币专用名词。旧中国有多少外资银行发行过兑换券已难以统计了,我见过的就有: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德华银行、花旗银行、华俄道胜银行等十数家发行的纸钞百余种,现在这些纸钞均已成为集藏珍品。 

白银风潮和废两改元 

1897年5月27日,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外滩6号正式开业,不久即仿西方银行制度,发行面值一两、五两、拾两、廿伍两、伍拾两、壹佰两;一元、伍元、拾元、廿伍元、伍拾元、壹佰元等纸钞。之后,中国又有大清户部银行(中国银行的前身)、浙兴银行、交通银行、四明银行、中南银行等12家总行设在上海的银行获得发行纸钞权。不过,这些纸钞都是兑换券,不是法定货币,白银和银元才是真正的通货。 

上世纪20年代后期,世界连续多年发生经济危机,美国也受冲击而发生严重通货膨胀。1933年新当选的罗斯福总统决定采取美元贬值的手段来保护美国利益,并计划以“金三银一”的比例,用13亿美元向世界收购金银,作为国库储备,于是引起世界银价上涨,而银本位制根深蒂固的中国首当其冲。当时,将白银运到美国可获20%的利润,于是在华的商行大量套购白银出口。南京政府为了应对白银外流,立即通过增收白银出口税7%的提案,但所增加的税率仍赶不上世界银价上涨的幅度,不久又公布“废两改元”法,即取消银两作为通货流通,一律以银元作为流通货币。但是,中国的银元价仍低于世界银价,商家又套购银元出口。 

通货不足给中国经济带来灾难,上海的银行、钱庄为保护自己,就紧缩放贷款,而企业得不到银行的支持,资金周转失灵,商家则被迫以“大拍卖”、“大减价”的方式倾销商品,回笼资金,据1935年统计,上海受此影响而倒闭的工商企业1065家,银行、钱庄因无法收还已倒闭企业的资本,也跟着倒闭——这次事件史称“白银风潮”。 

为了防止事情进一步恶化,南京政府又通过新的货币法案——由政府授权中央、中国、交通等6家银行发行法定货币——“法币”,取消白银、银元为流通货币,法币一元等于原银元一元,合白银23.4 93448克;同时取消已获准发行纸钞银行发行的纸钞,即规定“法币”为中国唯一的法定货币。 

这次货币改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银本位制,结束了中国货币混乱的局面。不过,好戏还在后头。纸币可以随意印刷、发行,但必须有度——遵守经济规律和规范。1946年后,蒋介石政权为弥补财政、军费不足而滥发纸币,使风雨飘摇的“蒋家王朝”雪上加霜,最终倒台。 

========================= 
旧上海的代价币和代价券 

对现代青年来讲,“代价币”、“代价券”可能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对于公交公司发行的“预售票”,出租汽车公司出售的“乘车证”,大型企业印制的“饭菜票”就比较熟悉了。这些由商事机构制作、发行的有固定面值,限于一定范围内流通使用的票证均可称代价币或代价券。在习惯上,纸质的称“券”,非纸质的称“币”。 

一般讲,当货币发展到一定程度,商家为经营上的方便,可以充代货币使用的币或券也会随之产生。不过,中国的代价币历史始于何时,似乎并没有人去作认真的研究。近代上海是发行流通代价币最多的城市,上海代价币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有趣的课题。 

1 上海最早的“酒券” 

“王宝和”是上海著名酒家,据上海方志记载,清乾隆年间,一位姓王的绍兴人在南市咸瓜街开了家叫“宝裕”的酒栈,除了经营绍兴黄酒批发,还经营堂吃。到清末,因兄弟分家,兄弟俩各拆“宝裕”招牌中一个字,分别开设“王宝和”与“王裕和”酒店,并均为上海名酒店。近代著名思想家王韬《瀛壖杂志》中讲:清咸丰年间,“宝裕”的王老板为提高酒店的身价,促进黄酒销售,经常邀请上海的文人骚客、社会名流到酒店吟诗作画,留下的笔墨则由酒家收藏,而酒家另赠酒券若干,任何人可以持酒券到“宝裕”消费。这一操作方式引起了喜欢装斯文的文人骚客的欢喜,他们经常作客酒店,以所得酒券送人。当时还有人对“宝裕”酒券作诗云:“独能一洗书林习,不重钱神重酒兵。”这是我读到的关于上海商家最早发行酒店代价券的记载,不过我没有见到过“宝裕”发行的酒券,也不知道是否还有“宝裕”酒券存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