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系列品读》(治军篇):第二十三章 进退有据,坚韧不拔

2024-05-16 11:01

1. 《曾国藩家书系列品读》(治军篇):第二十三章 进退有据,坚韧不拔

 清咸丰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自广西起事,后一路向北相继攻入湖南、湖北,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攻克了湖北省会武汉。湖北往北是河南,河南往北就是直隶(河北)和京津。太平军在攻下武汉之后并没有直捣大清的京畿之地,而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继续进攻安徽、江苏和江西等地,并在攻下金陵(今南京市)后建立了自己的大本营:将金陵改称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后来的走向基本就是维持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并于清廷形成了长期的拉锯对峙局面。
   老曾在带领湘军对抗太平天国期间,对当时各种局势的发展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江淮流域为南北分界线,很多时候都存在南北朝划江而治的割据局面。太平天国的发展宗旨应该是以江淮流域为分界线,首先解决长江以南问题、再解决长江以北问题。为此,太平军大力发展水军,以图彻底控制江淮沿线。针对这一问题,老曾也大力发展湘军水师,与太平军在江淮流域进行抗争以争夺长江淮河的控制权,确保长江以来广大地区不被太平军彻底隔绝。
    1、创建水军,纵横长江 
   咸丰四年十一月,老曾在写给几位弟弟的家书中谈到:二十六日水师在九江开仗得胜,陆路塔齐布、罗泽南的军队在江北蕲州的莲花桥也大获全胜,先后收复了广济、黄梅两座县城。敌军几万人现屯踞江岸的小池口,和九江府城相对。塔、罗两位将领的军队当天追击到长江岸边,便可水陆夹攻,估计很快就能将北岸得敌人扫除,然后可以渡江去剿九江府的敌人。军事的成与败,利与不利,这是关系国家的福泽,我只能尽人事,不敢存一点侥幸心理。
   老曾的湘军大多摆在长江沿线的南北两岸,水师和陆军经常配合作战。咸丰五年九月,老曾在写给几位弟弟的家书中谈到:内湖水师虽然许久没有打仗,但天天操练夜夜防守很是认真。周凤山统领九江一带的陆军也还能确保平安。李次青带着平江的士兵三千人在苏官渡,哪里距离湖口县十里,很受那里士民的欢迎。茶陵州的敌人听说逃窜到江西莲花厅永新县境内,吉安当地人心震动。刚才已调平江兵六百五十人前去剿办,又派水师一千人往吉安防守河道,或者可以保全吉安。
    今天我们来复盘一下老曾是怎么战胜太平军并攻克天京(今南京市)的。其实很简单,将太平军当年一路攻占金陵定都的过程再重走一遍:湘军出湖南进入湖北,先收复武汉,然后水陆并进沿长江顺利而下攻占大江两岸。在湖北、安徽、江西以及江浙等地都曾进行过长期的拉锯战。湖北的武汉、安徽的安庆、江西的九江、苏州、金陵(今南京市)等沿江城市都是两军反复争夺的重点。可以说谁在争夺战中坚持到了最后,谁就获得最后的胜利,最后是湘军胜利了! 
                                            咸丰九年和十年,分别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咸丰九年三河兵败,这一仗老曾的六弟曾国华战场殒命,另一件是咸丰十年江南大营被攻克,太平天国存在多年的天京之围被彻底解除,江浙的军情形势急转直下。为此,咸丰皇帝不断下旨要求老曾带领湘军主力放弃围困安庆,立即进驻江浙。形势发展瞬息万变,经过周密分析后老曾并未马上撤掉安庆之围,但如果不进兵江浙就是抗旨不遵。为此,老曾想了一个办法:大营移驻皖南的祁门,进可攻金陵,退可打安庆。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自然也希望确保江浙和安徽、江西之间的同道,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处的祁门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既然双方都看到了小小祁门的重要性,这里就成为了双方反复争夺的焦点之一。祁门是老曾的“险地”,但同时也是老曾的“福地”。老曾何尝不知道祁门之险?但他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从此之后,双方的大军仍然继续围绕武汉和安庆进行大战,老曾继续执行着自己纵横长江、步步为营的战略部署,直到彻底控制了长江流域。 
    2、进退有据,移营祁门 
   咸丰十年十月,老曾的湘军总部兼“两江总督府”祁门大营又一次面临险境:十九日,大股敌军窜进羊栈岭,离祁门大营只有六十里,人心大大震动。幸亏鲍、张的两支部队在二十和二十一日,打了大胜仗,克复了黔县,追杀敌人到岭上才使得祁门大营转危为安。这次的险情比八月二十五日徽州失守时还要危险很多。敌军里的侍王李世贤、忠王李秀成、辅王杨辅清等人的军队都在安徽境内同老曾为敌。谁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大概会在近期见分晓。
   两个月之后咸丰十年十二月,老曾给弟弟的家书中提到的仍是祁门之围:十一月以来,战事是奇险万状,风波一个接一个。公文邸报不通畅有五天了,粮饷运输不通畅有二十多天了。鲍超的部队二十八日到达景德镇,敌军后退了九十里,江西饶州的粮饷运输才开始通畅起来。如果左宗棠、鲍超两军能够把浮梁、鄱阳等处敌军赶出江西,那么这次的风波就会逐渐平息,祁门大营就可以安稳无虞了。咸丰十年的这次祁门之围,严重影响着当时的战局,最后老天站在了老曾这一边。
    老曾为什么一定要坚持打下安庆呢?因为安庆是当时安徽的省会,向上走是湖北和四川,向下走是江苏和浙江,可以说“得安庆者、得长江”。老曾的湘军和太平军的主力都明白这一战略要点的重要性,为此全力以赴、反复争夺。任何时候,看待问题都要牢牢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主要矛盾,其它问题慢慢就会迎刃而解。在老曾看来,攻克安庆就是当时的主要矛盾,当然最后老曾成功的打下安庆,基本控制了长江,为最后攻克天京(今南京市)打下深厚的基础。 
                                            能打胜仗的部队往往也有过很多次失败的经历,老曾一生中经历的败仗可谓不计其数,尤其是湘军成立的前五年,连续几次都败在湖南岳州、靖港两地,还有后来的三河兵败,连老曾的六弟曾国华都战死沙场。正所谓“知耻而后勇”,每次打败仗之后,老曾虽然也会产生心灰意冷之感,但内心里始终有一团建功立业的热情之火在燃烧着,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老曾始终秉持的为国尽忠之道。屡战屡败又如何?做英雄就应当打落牙齿和血吞,选择屡败屡战,直到最终胜利! 
    3、屡败屡战,坚韧不拔 
   咸丰五年四月,老曾打了一个大败仗:十九日,敌人带炮船五、六十艘,小划船五、六十艘前来扑营,又以小划船二十多号从山后冲出袭击老营。老营战船已经全部出战,座船只有几个水手以及雇用的民船水手,见状都逃上岸去。各战船哨官见座船已丢失,便慌乱起来,以至于吃了败仗。幸亏战船炮位没有一点损失,并且左营、定湘营等那天没有参加战斗,士气仍然振作。六营三千人停靠在南康,与陆军平江营三千人互相依护,或许还可以迅速振兴军威。
   同治元年九月,老曾又给正在围困天京(今南京市)的九弟写了一封家书:弟弟在金陵的军营危险异常。伪忠王率领十余万人日夜猛扑,敌人洋枪极多,又有西洋落地开花炮。幸亏弟弟时刻小心坚守,应该可以保全无忧了。鲍春霆不顾病休急速回营,凯章全军也赶到宁国去守城,尽管患病的士兵有很多,但鲍、张两军联合作战,这一路大概可以保全。听说敌人企图冲出大江,不知道杨、彭两军清楚不清楚?如果湘军水师始终能够安稳,整个大局就不至于败坏决裂。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篇中有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如果老天要把重任降临在一个人身上,一定先要让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忍饥挨饿、做事情颠倒错乱。只有这样他的内心才会受到彻底震撼,性情才会坚韧起来,才会获得原来并不具备的能力。正是在逆境的不断淬火下,才催生出了那个坚韧不拔、所向披靡的老曾!再次学习了!收队!
     

《曾国藩家书系列品读》(治军篇):第二十三章 进退有据,坚韧不拔

2. 《曾国藩家书系列品读》(从政篇):第二十八章 直言纳谏,勤政爱民

 家书系列一路品读下来,从各个方面对老曾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总结,老曾是如何从一个只会读圣贤书的士子一步步成长为一代完人,相信已经有了答案。那么身在官场的他,心中坚持的理念又是怎样的呢?首先,老曾读过很多书,号称熟读历朝历代正统史书,因此自命清高,很多时候对各种官场陋习很不习惯,甚至厌恶反感。其次,老曾是一个心系天下、忠君爱国的人,他明白忠君爱国是每一个读书人安身立命之所在,是天下士子能够团结向上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老曾是个推崇“明强”、“刚毅”、“自立自强”的人。在他看来,求人不如求己,自立自强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任何一位做大事的人,要想能够最终成功无非两点:一是心有定见,生出倔强之气,然后处事果敢;二是心中有恒,步步前行、日日不止、自有到期。这些道理今天看来非常简单明白。遇事心有定见就不会犹疑不决,处事果敢就不会视困难如山,心中有恒就不会半途而废。这些都体现出老曾心中的浩然之气、自立自强,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所在!值得学习!
    1、心系国本,直言纳谏 
   咸丰元年五月,老曾在给弟弟的家书中提到:自己二十六日又进了一个谏疏,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目前自己和家人深受皇恩浩荡,在这种时候再不尽忠直言,还等什么时候进言呢?因此趁咸丰元年实行新政的机会,直言纳谏,使皇上心里一天天兢兢业业,断绝自以为是的思想萌芽,这便是自己的一点小小用心。现在国家人才不振作,都在小的地方谨小慎微,而在大的地方疏忽大意,人人都习惯于唯唯诺诺、阿谀奉承。希望通过这个谏疏扭转一下朝中的不良风气。
   折子刚呈上时老曾觉得可能会触犯威严,但刚毅倔强的性情也让老曾把福祸得失置之度外。最后的结果是咸丰对这份谏疏没说什么。对此,老曾在家书中继续谈到:从此以后自己更要尽忠报国,不再去顾虑身家性命这些私事。父亲每次家信都教育自己要尽忠报国,不必挂念家里,因此今后然仍然以公而忘私,因国而忘家。这次寄信的底稿不妨抄给欧阳家、汪家及各亲戚族人看看,使他们知道自己愧窃高位也想尽忠报国,不敢唯诺阿谀,否则会玷辱宗族,辜负祖宗的期望。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敢于直言纳谏是需要很大的魄力和勇气的,老曾作为平时说话办事小心谨慎的人,能做到这一点难能可贵,足见他心存对国家的忠诚大义。反过来,这里边也体现出老曾性格果敢、刚强的一面。老曾读书是一本不完不读下本直到博览群书、写日记反省自己坚持了一辈子、带兵打仗采用结硬宅打呆仗直到最后胜利。别看老曾一副文弱的书生模样,心中却有一股子倔强和顽强之气,也就是俗话说的狠劲儿。做事情比起狠来,还是老曾你赢了! 
                                            从道光二十一年到同治年间,老曾从政期间经历了三个朝代,妥妥的三朝元老。粗略算下来、从翰林院起步、到礼部、吏部、湖北、江西、两江、直隶等等,老曾等于将当时朝廷一多半的官职都做了个遍,说他是官场老油条一点都不为过。但实际上,老曾是一个做人、做事、做官都十分踏实的人,用现代话讲叫“实干家”。不管身居何职,他都能够端正态度、认真工作。他做事情既讲究执行力也讲究效率,既能高屋建瓴宏观考虑,也能注重细节把握微观,确实很会做官。 
    2、实心办事,勤政爱民 
   同治元年,老曾在给弟弟的家书中提到设厘金关卡的事:长江几百里内设的厘金关卡太多,如果大通再收船厘,恐怕商人们不敢行走,对大局有妨碍,因此自己不准备批准设立。获港厘局分设机构不多,自己考虑改在华阳镇分设,弟弟的所得比较丰厚,对外江水师没有争权夺利的嫌疑,更加妥当。又有件最重要的事,金柱关可设厘卡每月收入五六万款项;东坝可设厘卡每月也可收入五六万,两处都是苏、皖交界,弟弟以本省的藩司职位抽本省的厘税是名正言顺的。
   咸丰十年七月,老曾在给几位弟弟的家书中谈到:暗暗观察这些官员管理之道、人心的动向,以及各省的督抚将帅的所作所为,天下似乎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道理。唯以一个勤字报答,以爱民二字报答父母。自己才能见识都平常,很难立功,但守一个勤字终日劳苦。行军本来是骚扰百姓的事,但时刻存一种爱民的心,不让祖先积累的德泽消耗殆尽。沅弟“多置好官,遴选将才”两句话极为扼要,然而好人难以多得,弟弟们也代为留心观察,凡有一技之长的自己决不敢轻视。
    老曾做官既不偷奸耍滑,也不奉迎拍马,更多的是刚正不阿。他是个做事很勤恳的人,一勤天下无难事,勤于读书和做事的老曾把这种优良作风也带到了官场中,很多事情都事必躬亲、常抓不懈,可以说他的勤政实干做派是当时官场的一股清流。晚清时期吏治败坏、地方问题堆积如山。老曾早就看到这些问题,经常向朝中提出整伤吏治,并在湖北、两江、直隶等自己先后居官的地方大力整顿吏治,经过他的一番大刀阔斧地整饬,地方吏治民风全部为之一振、焕然一新。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老曾看重的不仅仅是自身的一腔抱负,更是曾家一门的兴衰荣辱。老曾进京为官后时刻关注着诸位弟弟的学业前途,并几次将弟弟们接到身边亲自辅导。咸丰年间,老曾创建湘军对抗太平天国时又将弟弟们带入军中,一方面是继续锤炼他们增长能力和见识,另一方面也是兄弟同朝为臣、互相照应。作为家族里的领头雁,老曾时刻关心帮助下边兄弟,从政经验倾囊相授,手把手的对兄弟传帮带,真正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3、对兄弟传帮带,从政经验倾囊相授 
   咸丰八年正月,老曾在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中谈到:自己生平的过失是志大才疏,有实实在在的心愿而缺乏实力,所以一事无成。弟弟年轻精力旺盛,这时最适合全力以赴日夜整顿。过去圣贤说要用“猛火煮,慢火温”,现在正是应该用猛火煮的时候。弟弟现在以营务为重,不适合经常看书,但凡做一件事只有专一才能精到,做到专一就不会散漫。荀子说“耳朵同时不听两件事就耳聪,眼睛同时不看两处就明白。”庄子说“集中心志不分散,就凝集成智慧。”都是至理名言!
   同年五月,老曾又给九弟曾国荃去了一封家书:前次说弟弟的职责以能战斗为第一要义,爱民第二,联络各营将士、各省官绅为第三。弟弟身体素来虚弱,如不能兼顾,那就把联络和爱民这两点略为放一放,能战斗这一点却时刻不能放松。弟弟保举了同知花翎,将来克复府城自然还可以保举升任太守。自己不因弟弟得官阶而高兴,而为弟弟做官的才能好过带兵的才能而高兴,将来或可做个刚正廉明的官,切实做几件对老百姓有实惠的事,那是曾家门户的光荣,为兄的幸运!
   老曾的几位从军的弟弟,除了九弟曾国荃之外,其余两位先后战死或病死。湖北武昌、安徽安庆、江西九江以及江苏金陵都是这位“曾铁桶”曾国荃攻克的。按照老曾的说法“自安庆以至金陵,沿江六百里,大小城隘,皆沅弟之所攻取,余之幸得大名,皆沅弟之所赠送也”,老曾对外说的是自己的功名,包括受封侯爵等统统都是依靠九弟曾国荃斩关夺隘、拿下天平天国的功劳。当然,这是老曾的一种谦虚的说法,曾国荃能够不断建功立业,显然是老曾苦心栽培的结果。
    心有定见、生就倔强之气、处事果敢;审时度势、关键时刻勇于直言纳谏;不管身居何职能够端正态度、认真工作,既讲究执行力也讲究效率,既能高屋建瓴宏观考虑,也能注重细节把握微观;以公而忘私、因国而忘家、尽忠报国、无愧祖宗;认真分析总结各省督抚将帅的为官之道,最终确立以勤政爱民为立身之本;时刻关心帮助自己弟弟,从政经验倾囊相授,力保曾家长盛不衰...老曾的这些为官之道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仍是非常高明的!再次学习了!收队! 
     

3.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二十二书

  “刻意读书,点亮心灯”,  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  【 53闫松】打卡记录:
  
 
  
  
  阅读时间:2019年7月10日星期三,共读第38天。
  
 
  
  
   阅读原文:《曾国藩家书》卷一“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致四位老弟书 第108页-118页,上传朗读音频。
  
 
  
  
  随书成长:
  
 
  
  
 这几日忙于批卷,不觉之中心不能静,忽然想起曾公,“耐得烦”的话,不觉暗暗下定这颗心来,欲于烦恼中寻得一番新天地。在这封信里,曾氏与诸弟谈自己读经史、拜师交友等情形,为当时的真实写照。他要诸弟以“专”字法读书,便是转授唐鉴的指教。
  
 
  
  
 曾国藩家书中最有价值的应该是给诸位老弟的书信,所以即使再忙我也要静下心来,仔细阅读。
  
 
  
  
 元好问诗:“鸳鸯绣取从头看,不把金针度与人。”而曾氏恰恰是在把“金针”度与子弟。我在阅读这些书信的同时,也便轻易地获得了“金针”。
  
 
  
  
 第一节,惦记九弟。
  
 
  
  
 第二节,读书之法。讲究刚柔并济,一步一个脚印,并且与朋友切磋琢磨。
  
 
  
  
 第三节,这一节值得记取的有很多内容。第一,曾国藩交了许多良师益友。良师益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督促和激励的作用。
  
 
  
  
 另一个方面,曾国藩强调,做学问正如朱熹所说是“猛火煮慢火温”法。这是子思、朱熹等人从熬肉中得到的启发:肉必须经过这样的熬,味道才会全部出来。读书亦是如此:先在短期内集中精力阅读,掌握所读之书的概貌;然后再对其中的章章节节乃至字字句句作慢慢细细的咀嚼,读熟读透,以求探到书中的精义奥赜。对于必读的经典书籍,这种“猛火煮慢火温”的方法值得借鉴。
  
 
  
  
 二是谈乾坤礼乐之道。以书法为例,乾为神,坤为形,真力弥漫为乐,丝丝入扣为礼。这种将对立融为一体的思维方法,颇有点辩证统一的味道,值得把玩摩挲。所谓乾坤乃是天地之门户。
  
 
  
  
 读书之法还在于摒除一切杂念,用力专一。如攫取一老井,力求能够达到最深处。不要害怕自己挖不到泉水。如果挖一处换一个地方,你将一生得不到泉水。
  
 
  
  
 第四节,在于劝诸位老弟,力所能及用其最大功力去做事业。求取功名是读书人求生之道。不要想得不到结果。只要做到,老天做主。
  
 
  
  
 又强调专一,无论研究经书还是作文。力所能及则必有善果。每日,静心研习,不担忧出现什么成果,只担忧自己能力能否精进。劝勉四弟六弟,无论做什么不可兼收并蓄,一定以一为主。而且像四弟六弟要最近写作文稿,并且说将自己的文稿也一定要收集。文稿要有一定的规格和范式,利于积累。在与兄弟研讨诗词学问之中,“乐何如乎?”让我体会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种乐趣。这既是尽兄长之意,又是对父亲教导的回报。学问在于积累,人生在于成长。
  
 
  
  
 第5节,所写谢国堂先生与自己惺惺相惜,表现其人品之高,与自己乃君子之交。
  
 
  
  
 第6节,多问几句,内心惦念,不放其心。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致四位老弟书
  
  
 四位老弟足下:
  
 九弟行程,计此时可以到家。自任丘发信之后,至今未接到第二封信,不胜悬悬,不知道上不甚艰险否?四弟、六弟院试,计此时应有信,而折差久不见来,实深悬望。
  
 予身体较九弟在京时一样,总以耳鸣为苦。问之吴竹如,云只有静养一法,非药物所能为力。而应酬日繁,予又素性浮躁,何能着实养静。拟搬进内城住,可省一半无谓之往还,现在尚未找得。予时时自悔终未能洗涤自新。九弟归去之后,予定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之法。读经常懒散,不沉着。读《后汉书》,现已丹笔点过八本,虽全不记忆,而较之去年读《前汉书》领会较深。九月十一日起,同课人议:每课一文一诗,即于本日申刻用白折写。予文诗极为同课人所赞赏,然予于八股绝无实学,虽感诸君奖藉之殷,实则自愧愈深也。待下次折差来,可付课文数篇回家。予居家懒做考差工夫,即藉此课以摩厉考具,或亦不致临场窘迫耳。
  
 吴竹如近日往来极密,来则作竟日之谈,所言皆身心国家大道理。渠言有窦兰泉者,垿,云南人。见道极精当平实。窦亦深知予者,彼此现尚未拜往。竹如必要予搬进城住,盖城内镜海先生可以师事,倭艮峰先生、窦兰泉可以友事。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漫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漫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以是急思搬进城内,屏除一切,从事于克己之学。镜海、艮峰两先生亦劝我急搬。而城外朋友,予亦有思常见者数人,如邵蕙西、吴子序、何子贞、陈岱云是也。蕙西尝言:“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我两人颇有此风味,故每见辄长谈不舍。子序之为人,予至今不能定其品,然识见最大且精。尝教我云:“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此语正与予病相合,盖予所谓“掘井多而皆不及泉”者也。何子贞与予讲字极相合,谓我真知大源,断不可暴弃。予尝谓天下万事万理皆出于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论之:“纯以神行,大气鼓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此乾道也;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乾,以神气言;凡坤,以形质言。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即此道也。乐本于乾,礼本于坤。作字而优游自得真力弥满者,即乐之意也;丝丝入扣、转折合法,即礼之意也。”偶与子贞言及此,子贞深以为然,谓渠生平得力,尽于此矣。陈岱云与吾处处痛痒相关,此九弟所知者也。
  
 写至此,接得家书,知四弟、六弟未得入学,怅怅。然科名有无迟早,总由前定,丝毫不能勉强。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进德之事,难以尽言。至于修业以卫身,吾请言之: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于朝、教授于乡,或为传食之客,或为入幕之宾,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将来不致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且书信既详,则四千里外之兄弟不啻晤言一室,乐何如乎!予生平于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抱愧尤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者也。九弟在京年馀,进益无多,每一念及,无地自容。嗣后我写诸弟信,总用此格纸,弟宜存留,每年装订成册。其中好处,万不可忽略看过。诸弟写信寄我,亦须用一色格纸,以便装钉。
  
 谢果堂先生出京后,来信并诗二首。先生年已六十馀,名望甚重,与予见面辄彼此倾心,别后又拳拳不忘,想见老辈爱才之笃。兹将诗并予送诗附阅,传播里中,使共知此老为大君子也。
  
 予有大铜尺一方,屡寻不得,九弟已带归否?频年寄黄英白菜子,家中种之,好否?在省时已买漆否?漆匠果用何人?信来并祈详示。
  
 兄国藩手具。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二十二书

4. 《曾国藩家书系列品读》(从政篇):第二十七章 居安思危,载福之道

 在古代,想做官除了豪门世袭外,一般情况下是需要科考的。正所谓“学而优则仕”,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城进行的会试及殿试。读书人科举的最高级便是考进士。进士及第分为一、二、三甲,新科进士中,得中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三元者当时就可以授予官职,其余得中二甲、三甲者则进入翰林院学习,名为庶吉士。翰林院主要负责编修国史,为皇帝讲解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等,当时的很多读书士子大多都是通过考进士入翰林院作为宦海生涯的起点。
   进入翰林院的进士一般称为庶吉士暂时还不是正式官员,但已经可以享受七品官员的待遇。等实习期满经皇帝本人亲自面试后,就可以交由吏部安排任职了。道光十八年,二十七岁的老曾顺利考中进士,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得以进入翰林院,正式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生。翰林院三年实习期满,当时的道光皇帝在面试完老曾后批示“面相不雅,答对却明白,能大用。”吏部便立即安排老曾实授从七品翰林院检讨。
    1、谨慎应对升迁,时刻警惕小心 
   自道光二十一年担任翰林院检讨起,老曾正式踏上人生仕途。道光二十三年三月,老曾奉圣旨参加了翰林詹事大考(相当于竞聘述职),结果顺利考中,升为从五品翰林院侍讲。老曾觉得自己的名次不如别人高,而且本来没有没有什么缺,但是皇帝破格安排他实授翰林院侍讲,老曾觉得实在是皇恩浩荡,简直可以说是一份格外的恩赏。蒙祖宗的德荫,受皇恩如此深重,老曾觉得必须时刻保持惶恐警惕之心竭力尽忠报国,如此才能报答这份皇家恩典。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老曾再次获得升迁,这次是升为正五品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老曾在给弟弟的家书中是这样说的:承蒙祖父的余泽,频频获得超常规的荣誉,这次升官很出乎意料,自己从早到晚都在恐惧和反省,感觉实在没有足够的德行当此大任。弟弟们一定要时刻寄信规劝自己的过失。务必使曾家历代积累的德行不会开始堕落,也许可以保持圆满平安,免除迅速而来的危险。弟弟们也要时刻保存敬畏之心,不以身在官宦之家为骄傲,这才是载福之道。
                                            俗话说“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任何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走向自己的反面,走下坡路,也就是物极必反。做人如此、做事如此、做官亦如此,这是万物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当一个人或家庭的气运十分繁盛时,一定要学会持盈保泰、见好就收,以免到最后乐极生悲。身在官场的老曾十分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凡事谦虚谨慎,不过分追求完美。正是因为老曾在京为官、每天接触的都是高层权贵,所以能够及时看透人生百态,居安思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家族荣辱兴衰。 
    2、懂得持盈保泰,不以无差事为意 
   道光二十六年三月,老曾在给父母的家书里谈到了工作问题:上次写家书回去,说了自己得癣病的情形,是有不愿意去参加分工考试的意思。现在正在抓紧医治,如果能治好,自己就仍然去参加考试,如果治不好就不去参加了。总之,考与不考,都无关紧要。考中录取了,不过是多得一些俸禄而已。如果考不过,跟不去参加考试一样,也不是过不下去。每年参加考试的翰林有很多,考中的很少,自己只希望平安即可,希望父母大人不要对自己是否获得分工寄予希望。
   三个月后,老曾给父母的家书谈的仍然是工作问题:自己今年没有分派工作,六弟乡试也没有考取,想必堂上大人免不了忧虑,自己反问以没有分派工作而高兴。太满会招致损失,位子太高容易遭致败亡,太阳当顶便会西落,月亮圆了就要残缺,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自认为一点学问见识都没有,做官却做到了学士,多次破格提拔,祖父母、父母又都康健,曾家可以说是盛极一时了。在京的翰林都没有好事,唯独自己家有好事,因此自己很不安,唯独希望全家平安就是万幸了。
    从老曾的家书里可以看出,他对自己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老曾的十年京官生涯升迁很迅速,可以说是一帆风顺。除了因为当时进入翰林院便拜在当朝军机大臣穆彰阿门下,获得穆彰阿的垂青而屡屡提拔之外,也与老曾自己的勤奋干练、谨言慎行密不可分。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天下的好处是占不完的,做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懂得见好就收。老曾在京做官期间,平时读书交友、工作踏实勤恳,为官心态上不骄不躁,保持的很平和,也算是宦海生涯的修炼所得,值得学习! 
                                            古往今来,有很多人做了点事、成了点名就开始自我膨胀、骄傲自满。本来还有希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结果因为一着不慎,导致满盘皆输,人生事业付之一炬。俗话说得好“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时候,看似已经比较成功,离最终胜利只有一步之遥,越是此时此刻越应该小心谨慎、居安思危、早做打算。这一点上,老曾继续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不管是十年京官生涯,还是十年军旅岁月,老曾经常有归隐打算,努力做到趋福避祸、留下回旋余地。 
    3、居安思危,随时做好归隐准备 
   道光二十九年十月,一道圣旨升老曾为较射大臣后,他给几位弟弟写了一封家书:自己平时很讨厌官场的繁文缛节,都很庸俗虚伪,这些东西对于国计民生并没有好处。但身处在这个位置上,想跳出来不管不顾也不行。但愿弟弟们能够稍有进步,家中略微有一点仰事父母的资本,自己便打算辞官归家,做个自由闲人。现在弟弟们科举考试不得志,而自己在这里公私繁忙,万事集中,没有人可以帮忙,每每想到这里,未尝没有茫茫大海,看不见彼岸的感觉。
   同治二年四月,老曾在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中谈到:弟弟辞任巡抚的态度如此坚决,自己前几日替弟弟写的折子想必能令弟弟满意。来信中“乱世时期尤其难做人做事”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咱们兄弟常常存着兢兢业业的心情,将来遇到机会就马上抽身引退,也许可以善始善终,免蹈大祸!担当大事全部诀窍在“明强”二字。《中庸》所说学、问、思、辨、行五方面,要害就在“思必明、柔必强。”凡事没有气便办不成,没有刚强便不济事。修身齐家也要以明强为根本。
    不要小看居安思危、以退为进的处事哲学,这里边往往藏着人生大智慧。西汉功臣韩信不懂得功高震主、急流勇退的道理,因此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反观萧何,为了保全自己不惜自污名节,大量置办田产,最终让高祖刘邦一颗猜忌之心慢慢放下,才得以善终。老曾在这点上就做的很到位,弟弟曾国荃一路斩关夺隘、攻城拔寨,打下了无数城池,但老曾很少将功劳算在弟弟头上,反而都推给了别人,攻克天京(今南京市)后更是劝说弟弟辞官引退,其人生智慧之高,令人佩服! 
    如今流行一句话叫“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明白载福之道,身在官场勤奋干练,时刻谨慎小心;要求家人经常来信规劝过失,趋福避祸以免家道中落;懂得持盈保泰、见好就收,心态始终平和;凡事谦虚谨慎,不过分追求完美;懂得以退为进、居安思危,常做归隐打算...这便是老曾的为官之道。在这里可以看出,老曾是个踏实、细心、思维严密、腹有沟壑,更有远见的人,不为利欲熏心、始终保持清醒,这一点确实了不起!学习了!收队! 
     

5.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二十三书

  “刻意读书,点亮心灯”,  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  【53闫松】打卡记录:
  
  阅读时间:2019年7月11日星期四,共读第39天。
  
  
 阅读原文:《曾国藩家书》卷一“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致父母书 第118页-119页,上传朗读音频。
  
  
 随书成长: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致父母书
  
  
 第一节是全信重点,文中提到别人与自己有隔阂,人的本色思考是把责任推向别人,自己总是无辜的。但圣贤的教导却是要多作自我检讨,要多从自身寻找原因。曾子曰“三省”,孟子曰“自反”,曾氏的修身,其宗旨便是要在自身上切实践行圣贤的教导。
  
  
 他的好友郑小珊与自己有了隔阂,他不把过错推给郑,而是自我反省:假若我能一贯以忠信对待别人,别人又怎么会不相信我呢?假若我能一贯以尊敬对待别人,别人又怎么会以轻慢之言待我呢?即便是别人有不对处,又怎么能肆口漫骂,愤恨到不顾一切,以至于忘掉自身及亲人所受的恩惠(郑小珊通医道,常来曾家看病)到如此地步呢?
  
  
 通过这件事,曾氏在日记中检查自己有三大过错:一是平日对朋友不信任不尊敬,自恃太过;二是当时一语不合,则愤怒不讲道理;三是争执之后,别人平和,自己反倒强悍而不近人情。经过这样的反思后,曾氏主动去拜访郑小珊,彼此的嫌隙消除了。
  
  
 这一节还有一个重点是小惩大诫 。信中说“男从前于过失每自忽略,自十月以来念念改过,虽小必惩,其详具载示弟书中。”
  
  
 成语小惩大诫,意为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小错误,小问题都不太重视,认为这只是一次不小心,犯下的错误。并且,小错误不像大错,不严重,没有什么后果和影响。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对自己要求不够高,考虑问题不够全面。所以,很多错误,我们意识不到。而且小事儿如果不及时发现反思。很快就会忘记了。所以我们需要“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可能比较难做到,可以每天晚上固定一个时间,开始自我反省。
  
  
 信中提到节劳节欲节饮食。我想到节卦。
  
  
 节卦是《周易》的第六十卦,节卦的卦型是兑下坎上,象云:泽上有水,节。可以想象水流到了沼泽等那样的地方就暂时止住的画面。
  
  
 “节而能中”,此处的“中”与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无非是要“无过,无不及”。
  
  
 “节”的繁体字是竹字旁,取了竹节、制约、节制的意思。《说文解字》说:“节,竹约也。
  
  
 如果过分节制,就会带来痛苦,坚持下去肯定就是凶险,所以要及时觉悟,悔恨才会消亡。节卦通过节制来讲万事万物或我们对待生活、怎么做人、做事的普遍意义就在于有节度,包括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是要符合节度,饮食也要有节,《黄帝内经》里讲“食饮有节”。所以它具有普遍的意义,有了节制,才有节度,才能够达到一种礼节、礼仪,进而达到和谐、和美的境界。
  
  
 节卦的卦辞它有的时候讲节制是“苦节”,有时是“甘节”;同一件事,不走出庭院小门是吉的,有时候又说不走出庭院大门是凶的,这一切最根本的原因在哪里呢?就在于节制、礼节一定要适中。符合了就是心甘情愿、快乐地节制;如果不符合,就太痛苦了,会有凶险。
  
  
 第二节,言自己不放心诸多杂事。
  
  
 今天抄袭比较多。信比较短,所以联系应该多一点。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致父母书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十月廿二奉到手谕,敬悉一切。郑小珊处小隙已解。男从前于过失每自忽略,自十月以来念念改过,虽小必惩,其详具载示弟书中。耳鸣近日略好,然微劳即鸣。每日除应酬外,不能不略自用功;虽欲节劳,实难再节。手谕示以节劳、节欲、节饮食,谨当时时省记。
  
 萧辛五先生处寄信,不识靠得住否。龙翰臣父子已于十月初一日到京,布匹线索俱已照单收到,惟茶叶尚在黄恕皆处。恕皆有信与男,本月可到也。男妇等及孙男女皆平安。
  
 馀详与弟书。
  
 谨禀。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二十三书

6.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十二书

这封家信,写于道光22年正月,信的内容比较简短,从后文可知,并不是曾国藩自己亲手所写,而是由他的弟弟曾国荃代笔。我猜想,由曾国荃代笔所写的原因,大致是因为曾国藩要忙于正月团拜,人情往来,望门投帖,而曾国藩又是好交朋友的一个人,此时的曾国藩为翰林,所忙的事物应该非常繁杂,加之又代理长沙会馆的事务,所以更应该是忙上加忙。再看这则书信内容,主要是以报平安为主,没有什么相关重要的事,自然就由曾国荃代笔了。
  
 
  
  
 第一节,交代书信往来。
  
 
  
  
 第二节胶带家中一切平安吉祥
  
 
  
  
 第三节,与家中相互寄送的物品。一个是要往家中寄的鹿肉脯,北京离东北较近,所以鹿肉之类比较多,而南方一定很少见,所以过年之时,用这个东西来作为礼物孝敬堂上大人,以此可见,曾国藩之孝心。
  
 
  
  
 而 曾国藩说自己所需用的是家中的大布,大布是什么呢?就是宽幅的棉制土布。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第一曾国藩在京中生活仍旧十分窘迫,需要自己家织的大布。第二,当时的清朝统治下的中国,仍旧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百姓主要用的布匹是自己织的棉布,而这一年的春天,英国人的舰船,从天津暂时撤回之后,转而进入镇江,鸦片战争进入最后的阶段,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逐步结束了的小农经济,逐步向帝国主义打开了自己的市场。中国即将面临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
  
 
  
  
 
  
  
 
  
  
 正如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所说,
  
 
  
  
 值法国大革命之风潮既息,绝世英雄拿破仑,窜死于绝域之孤岛。西欧大陆之波澜,既已平复,列国不复自相侵掠,而惟务养精蓄锐,以肆志于东方。于是数千年一统垂裳之中国,遂日以多事,伊犁界约,与俄人违言于北,鸦片战役,与英人肇衅于南。当世界多事之秋,正举国需才之日。加以瓦特氏新发明汽机之理,艨艟轮舰,冲涛跋浪,万里缩地,天涯比邻,苏伊士河,开凿功成,东西相距骤近,西力东渐,奔腾澎湃,如狂飚,如怒潮,啮岸砰崖,黯日蚀月,遏之无可遏;抗之无可抗。
  
 
  
  
 而也正是在这一年开始,曾国藩致力于程朱之学,与几位好友立下日课,相互砥砺,以求自新。(曾国藩年谱)这一年,曾国藩32岁,也许他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中国的历史将会有怎样的一番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许还不知道自己将用自己的微博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为大清王朝的命运又续命了一百年。
  
 
  
  
 第四节,仍旧接前文,交代同县的李碧峰状况。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初七日 致父母书
  
 男国藩国荃跪禀父亲大人万福金安:
  
 去年十二月廿一日,发平安信第十七号,内呈家中信六件,寄外人信九件,不知已收到否?
  
 男与九弟身体清吉。冢妇亦平安。孙男甲三体好,每日吃粥两顿,不吃零星饮食,去冬已能讲话。孙女亦体好,乳食最多,合寓顺适。今年新正,景象阳和,较去年正月甚为暖烘。
  
 兹因俞岱青先生南回,付鹿脯一方,以为堂上大人甘旨之需。鹿肉恐难寄远,故熏腊附回。此间现熏有腊肉、猪舌、猪心、腊鱼之类,与家中无异。如有便附物来京,望附茶叶、大布而已。茶叶须托朱尧阶清明时在永丰买,则其价亦廉,茶叶亦好。家中之布附至此间,为用甚大,但家中费用窘迫,无钱办此耳。
  
 同县李碧峰苦不堪言,男代为张罗,已觅得馆,每月学俸银三两。在男处将住三月,所费无几,而彼则感激难名。馆地现尚未定,大约可成。
  
 在京一切,自知谨慎。
  
 即请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7. Day 11 《曾国藩传 》第十三章 立足官场

       早年为官的曾国藩是准备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官的,他刚直不阿,看到不公平的人和事,直言不讳,在官场上也是到处碰钉子。就在攻打安庆时,皇帝居然让其回家休养,两年的反省和他一直的以来的反思的习惯使他从此脱胎换骨。用书上的一句话很形象:他本是一匹野马,但为了和周围的斑马相适应,也给自己身上画上条纹。这样周围的斑马就不会与他为敌了。
  
        反省过后的曾国藩不再是楞头青,真正做到了外圆内刚。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是必须要自给自足,从穿衣到用度简直检朴到不可思议的地步。还为家人排日程表,一天到晚都没有多少娱乐时间。这样的一个家庭会产生富二代吗?绝对不会。小孩子从小就要早起,要做功课,要打扫卫生,要做针线活。。。。。这比一般穷人家孩子可能还要累吧。对自己手下的要求也很严格:一是门人对小官要和善,也是现在的微笑服务;二是不能给亲朋好友安排工作。
  
        对于官场上的人情来往也不是什么礼都不收,而是选在自己心理价位以下的收,收小礼,重礼则退回。对陋习说改就改,言出必行。而对用于官员交际等这些好似不是清官所为的事情他也会“同流合污”地去做:这样,他的主张会得到支持和实现,不管从哪个时代来看,这都才是做大事的人的态度。直乃一代大儒!这也对我有极大的启示作用。回想当年刚上班时自己的青涩和处理方法,若当时看过曾国藩的传记,也许少走诸多弯路。

Day 11 《曾国藩传 》第十三章 立足官场

8. 《曾国藩传》第六章阅读分享

冯尘读书会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淡香幽兰。很高兴与大家分享《曾国藩传》第六章的内容,本章重点讲述了湘军与其他部队的不同,那么,湘军到底牛气在哪儿呢?
  
 一、创建湘军的苦心与良心
  
 自从长沙受辱后,咸丰三年(1853),曾国藩带着受伤的自尊心到达衡阳,开始赤手空拳创立湘军。湘军的出现不光改变了曾国藩的个人命运,也改变了整个国家的走向。关于创办湘军,皇帝批复的奏折里明确强调了湘军权限,只是用于地方自卫,保卫自己的村寨,并严格限制其活动范围,强调“不得远行征调”,以防对国家安全构成任何冲击。
  
 因为碍于当时国家政策,曾国藩才用了“挂着羊头卖狗肉”的计策,以创办团练为名,开始筹备自己的队伍。先挽救朝廷再造国家,这可是当时所有人不敢想的事情。当时的国家政策是,我朝历代皇帝都不把大权特别是兵权交给汉人,这里面有着深远的考虑。这句话正是满族亲贵这种心态的典型代表。曾国藩要挑战的正是这样一条国家根本原则。
  
 那么,曾国藩为什么要冒着毁家灭族的危险来干这样一件大事呢?这是因为大清王朝的正规军此时已经腐败到底,无法改造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反对的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宣称中国传统文化均为“妖”书“妖”术,要焚毁所有中国经典,扫灭所有中国传统信仰。所以太平军所到之处,必焚毁孔庙、毁掉神像、拆改庵院。
  
 曾国藩是理学家,在他眼中,儒学是天地间唯一的真理。因此,在曾国藩看来,如果太平天国起义成功,中国将陷入巨大的蒙昧。这是他决定挺身抵抗的根本原因。
  
 二、曾国藩的胆识与沟通技巧
  
 从有创办自己军队这样的想法,到实施操作,历经千辛万苦以及多年筹备工作。曾国藩先是”骗”得了皇上的批复,又找了临时落脚点。对一个完全没有带兵经验的文人来说,曾国藩太多环节需要从头学起,他顶住了重重压力,全力投入造船、练勇、筹饷之中。历尽了千辛万苦,水陆两师的筹建终于初具规模。
  
 在部队还不具备作战能力的时候,曾国藩还需要顶住来自皇帝的瞎指挥,他多次抗旨不肯出兵。在当时的情形下,曾国藩深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击则已一击则中”的重要性。贸然出兵,如败,军队断然无东山再起的可能,这对于国家而言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曾国藩上有皇权压力,中有痛死亲友悲怆,下有太平天国屡屡作乱,其内心可谓强大到了极致!
  
 曾国藩是这样和皇上说的,我现在出兵必败,打了败仗回来也是死,倒不如让皇上现在以抗旨不尊赐死,还挽救了所有无辜士兵的性命。最终,皇帝被曾国藩说服,没有降罪于他。
  
 在职场中,如果高层下达的命令是错误的,作为下属,我们如何与领导沟通也是需要技巧的。一个人坚定的相信自己是对的,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权威,这样的领导者才具备魅力值得下属追随。
  
 三、曾国藩练兵原则
  
 湘军之所以牛气,除了曾国藩的领导魄力外,重点是制度的完善。曾国藩的练兵原则是:
  
 [if !supportLists]1.  [endif]高薪募兵,高薪养廉。薪资是最基础的保障,没有后顾之忧的战士才能竭尽全力用心战斗;
  
 [if !supportLists]2.  [endif]将必亲选,兵必自募,老乡报团。同县之人易于合力,这样的政策提高了团队意识,;
  
 3.组织原则,听从上将。上级出了问题,就会遣散部队,重新组织队伍,士兵需要保证上将的安全,摒弃了绿营兵里上将一死大家都逃难的结果;
  
 4.选士人,领山农。阶梯式管理,一级管一级。选择有勇有谋的人做军官,招募农民工。有衙门气息的应聘者坚决不收。敦厚踏实的人,才方便管理。湘军的团队意识至今适用。
  
 5.重视政治教育,白天练兵晚上上课。有文化基础的士兵都善于思考,也利于提高部队整体素养。
  
 湘军特点是文与武和,水与陆和,兵与勇和,将于卒和,全军两万人,几乎如家人骨肉般联为一体。综上所述,反思曾国藩的做人以及练兵原则,就是放在当今社会也是适用的,可见曾国藩的远见与博识。
  
 四、个人收获
  
 曾国藩波澜壮阔的一生,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太多了,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了不起的重要人物。曾国藩是腐朽落寞的大清王朝中最后一个精神偶像。曾国藩善于反省总结,他的一生多次遭遇挫折,他总是都是越挫越勇,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平时非常自律自我要求严格。不胜利绝不放弃,这样的精神和认知影响了他的一生。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精华之作,不仅适用于家庭教育,也适用于身在职场的群体。对个人成长帮助很大,首先,我们有了认知上的觉悟。就像刚刚进京的曾国藩一样,他也曾是一个普通又粗鄙的人,经过多年的淬炼,成就了他非凡的一生。曾国藩的传奇故事给了我们普通人改变的动力和进步的精神源泉。
  
 感谢大家的陪伴,我的分享到此结束,期待明天小伙伴们的精彩分享。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